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大灣區正成為粵港澳攜手合作發展大舞台

發布時間: 2023-03-08 來源: 廣州日報

  「有人説我是澳門人,有人説我是香港人,我會説我是大灣區人。」在3月7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琼如是説。

  她的一席話,也是粵港澳三地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灣區眼 睇兩會」聯合採訪組邀請來自粵港澳三地的代表委員以及在穗工作生活的港澳青年,共話他們作為大灣區人對未來的期待以及滿滿的大灣區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信德集團董事長何超琼:我是大灣區人 9+2早已超過了11

  有人説我是澳門人,有人説我是香港人,我會説我是大灣區人。粵港澳大灣區內九個城市加兩個特區,大家同飲一江水,同享千年嶺南文化,都喜歡吃皮蛋瘦肉粥,也都具備吃苦耐勞的品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以來,對11個城市的發展和協同合作都有非常清晰的指引。我們要用好國家支持政策,優勢互補,其實9+2早已超過了11。如今,大灣區人口已經超過8600萬,2021年經濟總量已達到12.6萬億元人民幣。這些數字代表着大灣區有龐大的市場、豐厚的人力資源以及無限的發展潛力。

  大灣區將成為香港發展的大舞台。香港是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有高品質的專業服務,享譽全球,再加上「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應該擔當大灣區「引進來,走出去」的超級聯絡人。

  我從事的第一份跟粵港澳合作相關的工作,是1999年開展跨境船務業務,引入與國企合作模式、攜手開通海上的國際網絡。當時,珠三角已經展示出重要的發展潛力。時至今天,港珠澳大橋建成,進一步把三地連接在一起,大灣區更是擁有全球獨有的海陸空接駁多模式聯動交通平台。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澳區省政聯會長馬志毅:支持澳門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回歸20多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的大力支持下,實現了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蓬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這過程中,澳門青年無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我非常重視跟青年朋友交流,鼓勵他們樹立目標,積極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我們曾經舉辦過多次政協委員走進校園的活動,邀請政協委員給學生講述他們的奮鬥故事,講述國家的發展與改革的成就,增進他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令人高興的是,幾年來該活動已經覆蓋了澳門30多所院校,參與師生超1.1萬人。

  我鼓勵澳門青年到內地走一走,親身感受、親眼看見國家的發展變化。2021年,我曾組織澳門的政協委員與澳門青年赴貴州從江縣考察交流,走訪的過程中,每名青年都忍不住為村民生活的巨大改善而驚嘆和高興。

  作為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我將繼續努力通過各種方法為澳門青年解讀更多國家以及大灣區的有利政策,讓他們能夠把握住時代機遇,支持他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新時代祖國的發展貢獻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校長陳卓禧:香港打造大灣區國際教育樞紐大有可為

  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作為一名連任全國政協委員和香港教育界工作者,這些年來,我真切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之實,以及港澳與祖國內地的血肉相連。

  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中央的一貫政策。如今,隨着內地與港澳全面恢復通關,這些都給了我們香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人更大的發展機遇,讓大家可以大展拳腳。

  香港是11座大灣區城市之一,做好香港的工作,重要的是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中,發揮香港優勢。從我所在的教育領域來看,我認為,香港在打造大灣區國際教育樞紐方面,大有可為。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灣區各城市實現更緊密的聯繫。具體來看,我認為香港可以先行先試,新增每年5000個本科名額,專門吸收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優秀高中生來港升學。同時,進一步開放職業教育,加強粵港應用教育院校的夥伴合作,進行院校對接、學科(專業)對接和實習實訓對接。當這些舉措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形成經驗後,還可以進一步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林藍:讓「大作」「大家」「大展」在大灣區落地生根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三地文化交融日趨深入。2020年,為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我們聯動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老中青藝術家們,共22人組成團隊,歷時118天,完成了長16米、高3米的國畫巨制《南國的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這是粵港澳三地通力協作,攜手共建人文灣區的生動寫照。

  文化文藝工作要如何助力人文灣區建設?我建議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實施「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設,搭建粵港澳美術合作平台,充分發動粵港澳藝術家,共同孵化更多彰顯中國精神、時代氣象、嶺南風韻的「扛鼎之作」,讓更多國字號「大展」落戶大灣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澳門代表團團長劉藝良:更多優惠措施在大灣區落地 給予澳門很大鼓舞

  大灣區建設上,與澳門較密切的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我們看到,國家給予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了區內建設,給予澳門很大鼓舞,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提供發展空間,為澳門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提供創業空間,為青年提供就業空間,為港澳居民提供生活空間。

  澳門有「一國兩制」優勢,但如何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互動,做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還需要解決一些瓶頸,像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上要更為暢通,很多環節要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仍需要尋求更大突破,希望區內優惠措施日後能由深度合作區延伸至灣區,為澳門企業帶來更大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山東社團總會會長朱新勝:香港要發揮「超級聯絡人」作用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香港開始新發展、實現新飛躍的關鍵之年。今年兩會將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更加堅定香港各界更好地建設香港、貢獻國家的信心與決心。

  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香港要發揮「超級聯絡人」的作用,在國家的堅實支持下,自強不息、踔厲奮發,在國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香港必將竭力提升自身所長、提高服務國家所需的能力,更深、更廣、更好地發揮參與者與貢獻者的角色。

  在穗香港青年陳沅彤:大灣區是實現夢想的大好舞台

  2017年我來到與香港文化相近、環境相似,交通又方便的廣州讀大學。從那時來讀書到現在,我在廣州的生活已踏入第六年。除了香港,這裏是我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可以説,廣州已是我第二個家,我也是大灣區人。

  這幾年,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從提出到落地,再到現在成為初具全球影響力的城市群的過程。這個過程裏,我從學子身份轉變為從事大灣區青年交流工作的研究員,既是受益者,也是見證者和參與者。展望未來,我還有很多的規劃和設想。但在當下,腳下的土地已是實現夢想的大好舞台。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3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