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澳門學生要走出舒適區 大膽迎接大灣區新機遇

2021年11月30日 17:32:14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未來五年還要進一步擴招”“在世界奠定中醫藥的質量標準”……11月25日,2021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在廣州舉行。在以“大灣區·一網相聯”為主題的分論壇上,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金句頻現。

  在宋永華看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硬聯通、軟聯通十分重要,離不開高校科研創新的輸出;“而心聯通也同樣重要,特別是三地年輕人之間互相的了解、理解與支持”,高校同樣可以通過師生間的交流發揮特殊作用。

  作為澳門唯一一所公立大學,建校40年的澳門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5次提及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不僅是橫琴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受益者。作為橫琴島上唯一一所大學,澳門大學承擔了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同時也面向新的機遇。”宋永華接受記者專訪時,進一步強調了港澳高校構建優勢互補、聯繫緊密、溝通高效的合作機制的重要性,同時寄語澳門學生要不斷加深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走出舒適區,大膽迎接新機遇、新挑戰。

  開展20個中藥國際標準制定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産業,包括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産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産業和現代金融産業。

  作為橫琴島上唯一高校,澳門大學如何承接這些産業布局?宋永華介紹,澳門大學通過拓展學科門類層次、擴大招生規模和産業互動等全方位的人才培養方式,積極支持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對人才的需求。“比如,近幾年順應時代變革,澳門大學推出了數據科學、微電子、物聯網等一系列新課程。”宋永華説。

  為了加強高端人才的培養,澳門大學先後推出了工商管理博士(DBA)、教育博士(EdD)、公共行政博士(DPA)等學位課程。金融科技、藥物管理的碩士課程也進一步推動了學生與澳門新産業的互動。宋永華介紹,未來5年學校還將進一步擴招,爭取達到1.7萬人的規模。

  中醫藥産業是澳門未來重點發展的新産業。“2010年,國家科技部在澳門大學批准建立了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中醫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宋永華説,為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澳門大學不僅與知名藥企緊密合作,把科技成果與産業相結合,打造澳門經典名方研製技術體系和産學研創新平台,也十分注重建立質量標準和話語體系。

  目前澳門大學已連同相關企業成功開展了20個中藥國際標準的制定,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澳門大學用英語來發表頂尖論文,推動中醫藥更快走向國際化。

  “在藥學人才培養方面,澳門大學正在積極推動與北京大學合作的雙學位培養方案,相信未來澳門大學會對我國中醫藥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宋永華透露。

  盼重點實驗室治療現代城市病

  伴隨着城市的高速發展,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公共安全等一系列“城市病”也陸續出現。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政策支持之外,也離不開物聯網和數據科學等先進技術的支撐。

  據宋永華介紹,在澳門大學建設的3所國家重點實驗室中,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定位於解決智慧城市物聯網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涉及領域包括智能傳感與網路通信、城市大數據與智能技術、智慧能源、智能交通、城市公共安全與災害防治等,正在為我國城市規劃和現代城市治理提供強大的科研支持。

  宋永華表示,希望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能讓澳門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群的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

  電力行業是中國碳排放單一佔比最大的行業,發展清潔新能源是能源低碳轉型的全球趨勢。

  在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宋永華作為第一完成人的項目“含高比例新能源的電力系統需求側負荷調控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得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據他介紹,目前該技術已經規模化應用於中國11個省市電網並出口國外,形成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國家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澳門青年融入大灣區機遇和挑戰並存

  “踏入不惑之年,學校正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發展新階段,在這樣一個時候,澳門大學也享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帶來的紅利。”宋永華認為,澳門大學在國際化辦學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彌補澳門面積小、人口不多、産業結構單一的短板,為學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産學研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澳門大學70%以上的本科生是本地人。對於澳門同學來説,學校參與大灣區建設發展,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宋永華説。

  對於躍躍欲試的澳門青年,宋永華也給出了建議:首先,認識要上高度,很多年輕人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只是一個關於政府的、産業的國家戰略,其實這當中存在很多的機遇,也有挑戰,要清楚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其次,對大灣區的了解要更深入,粵港澳三地不僅在政府決策、企業文化、法律制度上,甚至在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別;第三,澳門青年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出生在澳門回歸後,處在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時期,總的來説成長於比較安逸、舒適的環境下。未來在大灣區更廣闊的天地尋求機會,同學們需要和更多人競爭,所以能力上需要不斷提升。”宋永華為年輕人打氣,“要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滾滾浪潮中,成就和挑戰是並存的,跨出這一步需要不小的膽量。希望澳門青年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從而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定位。”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67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