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雪百年民族屈辱,“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現實

2021年06月16日 16:17:51 來源: 中新社
分享到:

  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內,長250米、寬不到4米的中英街,一邊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另一邊則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深圳。如此“一街兩制”的獨特景觀,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滄桑。

  一百多年前,由於封建統治者的腐朽無能,香港和澳門被帝國主義列強割佔。彼時,清政府與英國勘定新界北部邊界,沙頭角被分為“華界”與“英界”,作為“中英分界線”的中英街,便由此而來。

  中國共産黨誕生後,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其中,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洗雪中華民族百年屈辱,成為中國共産黨的重大歷史使命。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立足當時國情,認為只要時機不成熟、條件不具備,歷史遺留的港澳問題就暫時不去觸及,實施“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但中央始終心繫港澳同胞,如通過“三趟快車”,向港澳提供物資支持。

  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共産黨順應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主題,創造性地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設想,尋求和平解決國家統一的“三大歷史遺留問題”。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闡明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指出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經過22輪外交談判後,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一國兩制”由構想變為現實;1999年12月20日,澳門也在“一國兩制”方針下順利回歸祖國。

  回歸以來,中國共産黨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港澳維持了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東方之珠和蓮花寶地風采依舊。

  回歸以來,憲法和基本法從憲制層面確保了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港澳同胞真正實現了當家作主,享有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

  回歸以來,港澳與國家的聯繫更加緊密。內地遭遇洪水、地震等災害時,港澳同胞慷慨解囊。港澳面對金融危機、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等衝擊時,中央政府也出手相助。

  回歸以來,港澳與內地的經貿合作更加深入。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促進了自身經濟增長。

  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當然,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國兩制”在實踐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前進的道路上難免歷經風雨和考驗。

  在香港遭遇“修例風波”和黑暴衝擊,以及反中亂港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混入特區管制團隊等問題出現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央政府,通過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助力香港由亂向治,為特區實現良政善治、恢復繁榮穩定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國兩制”在探索前進的道路上,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港澳特區未來“一國兩制”實踐走向更大成功需考慮三個重大問題,即如何提升“一國兩制”實踐的高度和層次,如何拓展廣度和寬度,如何保持開放性和創造性。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香港在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澳門在經歷博彩業深度調整、追求經濟適度多元的道路上,面臨成長壓力。

  此時,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地,為港澳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面對境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又通過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和措施,進一步促進港澳與內地優勢互補,搭上國家發展快車。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有序推進。李曉兵認為,相信在中央政府支持和港澳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國兩制”這艘大船將繼續劈波斬浪,行穩致遠。這也將為區域治理、全球治理、國際合作與人類社會新的文明生活方式的探索提供新的示範。(中新社 陳小願)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2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