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它們,見證“偉大轉折”

2021年05月13日 19:23:41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這是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時刻——

  86年前,貴州遵義,中國共産黨人作出了一次歷史性抉擇,中國革命實現了從“谷底”走向光明、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

  “偉大轉折”是如何一步步發生的?遵義會議會址旁的大槐樹、烏江江面上的“紅軍水馬”、茍壩會議舊址的馬燈見證了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

遵義會議會址旁的刺槐樹枝繁葉茂(5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陶亮 攝

  一棵樹,守望永恒的信念

  遵義市子尹路96號,一幢灰白相間、中西合璧的二層磚木小樓,東側矗立着一棵10余米高的刺槐樹,枝繁葉茂。

  86年前,這座小樓裏連續3天召開的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刺槐樹,“目睹”過歷史的驚心動魄,在歲月洗禮中頑強生長。

  “現在,它是見證遵義會議唯一‘活着的’生命體。”遵義市長征學學會會長黃先榮説,幾十年間,雖幾經病蟲侵襲、風雨考驗,這棵槐樹卻一次次挺過危機,始終屹立不倒、生機盎然。

游客從遵義會議會址旁的刺槐樹下經過(4月23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沒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中國革命不可能在艱難困苦和黑暗挫折中奮起,走向光明與勝利。

  大槐樹“記得”,悲壯的湘江戰役之後,在這裏,中國共産黨痛定思痛,在自我革命中走向成熟,開啟長征的新篇章——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增選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這是遵義會議召開的會議室(2019年7月4日攝)。新華社 陶亮 攝

  遵義會議後,面對國民黨軍隊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等指揮了四渡赤水、虛指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紅軍在川黔滇萬水千山間縱橫馳騁,不斷轉危為安,打開新的局面。

  黔北要塞婁山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長征期間,紅軍在這裏兩次贏得勝仗。大尖山、小尖山,如今柳杉成林、鬱鬱蔥蔥,放眼望去,猶如一個個身姿挺拔、列隊齊整的士兵,守望着如海蒼山和長眠英雄。

  一棵棵柳杉見證,“一條腿走完長征路”的傳奇經久不衰——

  1935年2月,中央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圍堵,毛澤東決定二渡赤水,回師黔北,殺個回馬槍。在婁山關戰鬥中,紅三軍團12團政委鐘赤兵身負重傷,半個月內右腿做了三次截肢手術,他不僅頑強活了過來,還憑着極其頑強的意志與堅定的信念勝利抵達陜北延安。

這是刻有《憶秦娥·婁山關》的石壁(2019年7月4日攝)。新華社 陶亮 攝

  “雄關漫道真如鐵……”蒼勁雄渾的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鐫刻在婁山關關口的崖壁上,令人久久沉思。“而今邁步從頭越……”英雄走過的土地,正在續寫新的傳奇。

游客在仁懷市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參觀(2019年7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陶亮 攝

這是土城渡口紀念碑(4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歐東衢 攝

這是紅軍四渡赤水之一的太平渡口(2021年2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劉續 攝

這是紅軍四渡赤水之一的土城渡口(2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劉續 攝

  四渡赤水渡口旁的習水縣淋灘村,一棵“紅軍柚”傳承着一份深沉的信念。當年,紅軍在這裏縱橫馳騁,創造了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軍事奇蹟。戰役中負傷的紅軍宋加通,當地百姓救了他,更千方百計保護他。

  無法追上遠去的部隊,宋加通在淋灘村娶妻生子、落地生根,心中的信念與恩情卻從未遺忘。他和其他幾名戰友就地組建紅軍地下黨支部,廣泛聯繫群眾,繼續開展鬥爭。

  4月21日,宋加通的兒子、72歲的宋光平在查看他的父親從江西老家帶回來並親手栽下的柚子樹的生長情況。新華社 歐東衢 攝

  20世紀50年代,宋加通回到闊別已久的江西寧都老家,特意精挑細選了幾株家鄉的蜜柚苗帶回淋灘村,帶着農民們一起試種,被群眾稱為“紅軍柚”。

  如今,淋灘村農戶房前屋後的空地上,種滿了“紅軍柚”,畝産值1萬多元。“今天的淋灘村黨支部,就是當年紅軍長征期間建立地下黨支部的延續,至今已有12任支部書記。”淋灘村黨總支書記趙偉説,既要發展紅色産業,更要傳承紅色精神。

貴州省習水縣隆興鎮淋灘村的民居掩映在蜜柚林中(4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歐東衢 攝

  脫貧攻堅戰中,趙偉在工作途中受傷骨折,右腿打了4塊鋼板和17顆鋼釘,做完手術沒多久,他就拄着雙拐再赴“戰場”。“紅軍柚”結出飽滿果實,當年救助過紅軍的紅糖,也成了支柱産業。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5萬元。

參觀者在遵義會議陳列館內參觀(4月23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前來參觀的幹部職工在貴州省甕安縣猴場會議會址重溫入黨誓詞(2019年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楊文斌 攝

  一葉舟,承載不變的初心

  甕安縣猴場鎮,猴場會議陳列館,有一座紅軍戰士與老鄉低頭扎竹筏的雕塑。

  竹筏,烏江邊漁民們祖祖輩輩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紅軍突破烏江時用來渡江,有了另一個名字——“紅軍水馬”。

這是烏江江界河渡口(2019年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楊文斌 攝

  江界河渡口,當年,沿岸村莊百姓看到寒冬臘月裏,紅軍不搶百姓柴火,不睡百姓堂屋,深受感動,他們主動幫紅軍砍竹子、扎竹筏、搭浮橋,在浩渺烏江百里戰場上,用最快時間搭建起一條“生命通道”。

  冒着敵人的炮火,波濤滾滾的江面上,生死相依的支撐,讓紅軍跨越烏江天險,創造出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

工作人員在遵義會議陳列館內查看紅軍南渡烏江時使用的木船(1月26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烏江岸邊,甕安縣天文鎮天文社區大塘組村民華朝良家的院子裏,一棵楓香樹四季常綠,宛若昨天——

  強渡烏江前,紅軍曾在這裏短暫停留,在楓香樹下搭鍋煮飯。由於紀律嚴明不擾民,深受群眾愛戴,華朝良曾祖父家豬圈的樓上,紅軍臨走時留下大量標語,被幾代人精心保護下來,至今仍清晰可見:

  “紅軍是工農自己的隊伍!”“工人、農民聯合起來,打土豪分田地!”……

  “我祖父生前交代,不管怎麼分家,這些標語一定要保護好。”華朝良説。

  脫貧攻堅結束後,天文社區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示範點,紅軍在烏江邊救過受傷的蒼鷺,幾十年來在這裏築巢繁衍,人鳥共生。紅色精神,始終在這片土地上延續。

  歷史的浪花,奔涌向前,而江上的葉葉扁舟,承載着民心向背。

  21世紀初,江界河沿岸的水庫移民,因田被水庫淹沒後沒了糧食和收入。為了謀生,60戶水庫移民自發湊錢,打算成立一家船舶運輸公司,在江界河上搞旅遊運輸。

  “縣委領導實地調研、現場辦公,為移民開闢綠色通道,減免稅費。”水庫移民皮祿江説,如今,公司年收入百萬餘元,移民們生活安定幸福,江界河重新成為一道活躍的風景線。

  為了一江清水,江界河邊的漁民必須退捕上岸。“上岸後,政府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拓展新産業。”天文鎮烏江村村民郭天涯説,村裏20多戶漁民上岸後發展養蜂和經果林等産業,生活有希望有奔頭。

  滔滔江水,驚濤拍岸。仿佛訴説着共産黨人最根本的依託:你把群眾放心裏,群眾就會把你記心裏。

遵義市匯川區婁山關景區風貌(2020年6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陶亮 攝

  一盞燈,照亮真理的方向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茍壩村,一條1.5公里長的“田坎小道”80多年了依然保留着當初的模樣。

  1935年3月10日,在激烈爭論了一天之後,毛澤東懷着對中國革命安危和紅軍前途命運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深夜毅然提起馬燈,走過這條田間小路,去説服周恩來,最終撤銷了原計劃第二天進攻打鼓新場的作戰命令,使紅軍避免了一場劫難。

遵義會議陳列館內拍攝的紅軍長征時使用的馬燈(4月23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一盞馬燈照亮的這條“小道”,不僅是光明之路,更是真理之路。

  井岡山的八角樓,遵義會議的方桌上,延安的窯洞中……一盞盞馬燈照亮理想,閃耀着真理的光芒。

  “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覃愛華認為,在長征的危急關頭,中國共産黨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通過自我革命,努力尋找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點亮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明燈”,終於實現偉大轉折。

  真理精神如一聲驚雷,震撼人心。這種精神也一直滋養着老區人民不斷創新突破,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游客在貴州省黎平會議會址前參觀(2019年7月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楊文斌 攝

  黎平翹街,黎平會議會址內的八仙桌上,按照當年開會的情形,擺放着兩盞馬燈。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紅軍攻佔入黔第一城——黎平城,12月18日,召開了紅軍長征以來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如今,老區群眾發揚“敢闖新路、敢於突破、敢於勝利”的“三敢精神”,在市場經濟大浪淘沙中,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

貴州省黎平縣尚重鎮洋洞村的村民在參加傳統農耕展示活動(2018年5月20日攝)。新華社 楊文斌 攝

  2012年,時年40歲的黎平縣岩洞鎮黨委書記楊正熙辭掉職務,回到家鄉尚重鎮,在3個貧困村10個寨子裏,創建牛、稻、魚、鴨共生共榮的傳統農耕生態系統“牛耕部落”,想找到一條保護傳承農耕文化,又能讓貧困群眾致富的新路。他不斷收集地方傳統農作物種子210多種,四處奔波推廣農戶有機農産品。2020年,合作社産值1100多萬元,村民自銷收入2000多萬元。

  月亮山層層疊疊的梯田間,農耕時節家家戶戶下田開犁,大地鋪開一幅古老農耕文明畫卷,綠水青山成了農民的金山銀山。

  甕安縣珠藏鎮桐梓坡村。1935年1月12日,紅軍在這裏召開大會,宣布成立桐梓坡農會。當地農民第一次手握大印,當家做主,執掌政權。

  70多年後,同樣是在桐梓坡村,當地農民又在全國率先開始“一事一議”民主實踐。2009年3月,村民們第一次以民主、自願的方式,作出了投工投勞建橋修路的決定,3年間全村修了95公里串戶路,成為貴州最早實現“硬化路到家”的村寨之一。

  “紅軍在桐梓坡傳播了民主精神,播下的這顆火種,代代相傳。”76歲的老支書王世村説,直到今天,桐梓坡村任何重大決策依然嚴格遵照規劃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讓群眾充分參與、權力規範運行。

  “新的長征路不會一帆風順,必定有一個個深溝險壑、激流險灘,同樣需要如紅軍戰士一樣的英雄氣概和革命鬥志。”黃先榮説,“堅定理想,不忘初心,敢於突破,仍是中國共産黨人奪取下一個百年勝利的‘密鑰’。”(新華社 李自良 王麗 李驚亞)

游客在貴州遵義會議會址參觀(5月3日攝)。新華社 陶亮 攝

游客在遵義會議陳列館內參觀(4月23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參觀者從鐘赤兵紀念廣場鐘赤兵雕像前經過(4月20日攝)。新華社 歐東衢 攝

游客在黎平會議紀念館裏參觀(2019年7月2日攝)。新華社 楊文斌 攝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5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