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港澳輿論熱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

2019年02月20日 11:43:54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2月18日正式公布,引起港澳媒體的強烈反響。輿論表示,大灣區建設為港澳提供了歷史機遇,香港應該發揮龍頭引領作用,與區內城市優勢互補,澳門要抓住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承擔自己的時代使命。

  香港各大主流報刊19日均辟出包括頭版在內的多個版面,對規劃綱要進行全方位的詳細報道和解讀,並配發代表各報刊立場的評論文章,點出規劃綱要對香港的重要意義。

  《大公報》社評説,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為中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文匯報》社評説,此次規劃綱要高度重視香港的作用,再次凸顯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亦再次昭示,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參與大灣區建設,是大勢所趨、時代必然和機遇所在,也必將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香港輿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難得的歷史機遇,當前香港經濟發展遇到瓶頸,規劃綱要出台為香港經濟轉型提供了新的契機。

  《香港商報》時評説,灣區致力於打造國際科創中心,創科産業是灣區首要發展重點,這對於大力發展創科的香港來説亦是絕佳契機。規劃綱要制定了許多鼓勵香港創科的政策措施,同時還將香港發展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産業融資中心和區域知識産權貿易中心等。由此可見,香港在灣區中作用重大、優勢突出、機遇無限。

  香港輿論也關注到大灣區建設有利於擴展香港市民的生活空間。《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説,規劃綱要亦促進民眾生活的互通,如提出推動教育合作發展、文化旅遊交流、拓展就業創業空間,務求將大灣區建造成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地區。香港若能打造新經濟引擎,又能打通各方面流動,市民在求學、就業、旅遊、退休各方面都將有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整個大灣區競爭力和生活水平都可大幅提升。

  對於香港應如何落實規劃綱要目標,《明報》社評指出,只要本着“一國兩制”原則,一邊堅持香港獨特性,一邊善用兩制之利,深化區域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應可令香港更上一層樓。

  19日,澳門各大報紙和電視電台節目均以大量版面和播出時間,對規劃綱要中涉及澳門的部分進行詳細報道和解讀,尤其對澳門的經濟、教育、養老、交通、區域合作等領域的未來發展充滿期盼。

  《澳門日報》以三個整版的篇幅刊登規劃綱要出台的消息和各界解讀文章。報道中援引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的話説,規劃綱要明確了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

  《新華澳報》的評論稱,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創新精神,對“一國兩制”條件下的區域合作進行了新探索及新實踐。規劃綱要的公布,如同戰鼓頻催,激發澳門在新時代中要有新思維,進行新實踐,實現新突破,急起直追,趕上內地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的腳步。

  澳門《大眾報》發表評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對澳門的積極影響除了經濟層面,更多是社會層面。粵港澳三地提倡共創宜居生活圈,除了自然環保和公共服務投入,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將得到更多關注,澳門市民到內地生活、投資、工作的配套服務將進一步改善,有利於“走出去”學習、創業,打破原有“小澳門”範圍。大灣區內各城市將形成更緊密的聯繫,前景十分誘人。(新華社 蘇曉 胡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