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雙創”升級:以全球化引領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18年12月03日 17:01:03 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如火如荼地開展,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歷史性轉變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對“雙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雙創”活動自身也必將邁向新階段。最近出台的《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雙創”升級時代到來的標誌。

  “雙創”升級,意味着更高的起點和更深遠的認識,意味着需要依託國家戰略平台的引領性和示範性作用。《意見》提出拓展創新創業國際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創新創業浪潮,推動形成一批國際化創新創業集聚地,將“雙創”打造成為我國與包括“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合作的亮麗名片。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化與國家戰略互動的引領性平台,是未來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全球治理的空間載體和經濟增長極群落。這一增長極群落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産業發動機,可以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生産網絡群推動或者拉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生産網絡的形成與生産能力的提升。引領性平台,需要引領性的行為主體。創新就是要引領,創業就是要行動。依託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引領性平台,“雙創”升級要有全球化視野和全球化行動。

  創新要基於國際技術前沿和發展大勢。與經濟起飛階段“洗腳上田”的創新創業者不同(他們是從無到有),新時代的創新創業者(他們是從弱到強)需要有更高的國際化視野和追蹤技術前沿的能力。調研發現,新世紀以來,創新創業成功者,具有跨國公司技術背景或境外理工科教育背景的較多,依託國際先進技術者佔多數。無論國內還是國際,許多創新創業者在企業運營初步穩定後,每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參加本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及時了解、消化、掌握國際前沿技術,做到産品及時升級換代。許多創新創業者,一開始就謀求全球化“融資”與全球化“融智”,一開始就謀求在舊金山硅谷、以色列、倫敦等地區建立離岸創新研發中心。他們知道,沒有國際專利,就沒有國際競爭力。《意見》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探索建立健全國際化的創新創業合作新機制。這是要求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引領性的創新突破行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需要這樣具有國際化視野與追蹤前沿技術能力的引領性創新行為主體。這一群體是“雙創”升級的微觀基礎和示範者。通過這一群體的引領和示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成為國家産業創新中心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空間載體。

  創業要基於全球市場和産業鏈合作。全球化時代,地球是平的,市場無限,一切皆有可能,最重要的競爭發生在我們和我們的想象力之間。任何創業者,任何個人和小團體,都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當任何人都可以上傳他們的思想、産品和服務後,想象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創業者在初始階段就要有雄心壯志,就要做跨國公司,哪怕是一個微型跨國公司,而不是要等到20年後做跨國公司。創新創業的産品和服務,要基於全球市場,哪怕是一個微小的零部件市場,哪怕是一個冷門市場(可能意味着新創意),基於長尾的利基市場總是有利可圖的;要基於全球産業鏈與價值鏈合作,形成大中小共生的産業鏈系統,哪怕是其中的一個細分環節,哪怕是僅僅提供一個設計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需要無數個這樣基於全球化産業鏈細分的微觀行動者。這些微觀行動者,通過立體式的産業鏈網絡合作,構建了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影響力進而進行全球治理的現實基礎。《意見》指出,推進創新創業國際合作,發揮中國—東盟信息港、中阿網上絲綢之路等國際化平台,支持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創新創業合作。這賦予了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創新創業國際合作的引領性行動的使命。

  “雙創”升級,需要高起點的産業載體。製造業是中國成為世界有影響力大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製造中心的關鍵組成部分。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通過其産業關聯效應帶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引領構建國家價值鏈和全球價值鏈,引領構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微觀基礎,是粵港澳大灣區肩負的歷史使命。製造業的發展新趨勢是智能化與服務化。基於全球化的“雙創”升級,需要基於智能化與服務化而行動,而行動的着力點在於互聯網平台,這是“雙創”升級所要求的永遠在線的基礎設施。《意見》提出,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形成多層次、系統性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引導企業上雲上平台,加快發展工業軟體,培育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生態。這是當前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創新發展的短板,也是“雙創”升級的機遇所在。這需要有一流的工科人才和信息科學人才,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現有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基礎上,加快學科建設的國際化合作,並加快推進與國外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國外孵化機構的創新合作。(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