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這份愛,翻越山川、直抵人心——港澳援助汶川地震災區回顧

2018年05月12日 12:12:48 來源: 新華網
分享到:

  10年前,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大地震顫。

  10年來,不論是震後救援還是災後援建,港澳台同胞的身影和援助一直與受災地區的民眾同在。他們用一筆筆捐款,一個個援建項目,一次次回訪,詮釋着血濃於水的真摯情感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

  澳門的“小城大愛”

  有一個故事,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主席黃如楷曾經講過很多遍,至今讀來依然讓人感動。

  故事的主人公叫劉不凡,原來是黃如楷所在住宅區的保安員,後來辭職走了,再無音訊。2008年5月17日,黃如楷家的郵箱裏收到一封用白紙折疊的信,打開一看,內夾500元(澳門元,下同)。信中只有簡短的兩行字:

  黃先生您好:我見到電視影(裏)四川地震各同胞很淒諒(涼),很同情。我地亦要出一分力,就捐500元,小小心意,請代勞。

管理員劉不凡

  黃如楷説,信中原本沒有標點,有錯字。

  像這樣的故事,澳門還有很多。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澳門紅十字會在成都設立援建辦事處,在四川省投入了6300萬元人民幣用於援建,先後在綿陽、德陽、阿壩、自貢和內江5個地市州,援建了7所學校、5所衞生院、27個衞生站以及7家集養老、衞生和文娛為一體的頤康中心,並幫扶1765戶受災戶建房。

  香港援建記:8年投入100億港元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臥龍小學的建築遭受重創。當時的臥龍小學位於海拔2000多米的四川省汶川縣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藏、羌、漢族的120多名孩子。災情發生後,孩子們的處境牽動着香港同胞的心。

  2009年,香港援建四川汶川臥龍鎮中心小學校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完成立項並開始施工。2011年,臥龍小學的孩子們在經歷了臨時窩棚、帳篷、板房、異地復課後,終於搬進了新學校。

  新建成的臥龍小學採用全框架結構,不僅能抗8級地震,還極大改變了震前教學設施設備極其簡陋的狀況。以前,每到冬天,學生們只能靠電爐取暖,好多人手腳都生了凍瘡。現在,教室寬敞明亮,安裝了地暖的教室在冬天依然春意融融。以前,上課只能靠三尺講台、兩隻粉筆、一張嘴,現在,現代化電子白板及計算機室、美術室、音樂室、心理輔導室等,一應俱全。

  這只是香港援建汶川受災地區的一個縮影。

  “5·12”汶川特大地震後,距離汶川2200余公里的香港特區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撥款超過百億元港幣,親赴災區的義工近2000人次。

  2016年底,香港特區政府發表一份長達93頁的援建工作完成報告,詳細記錄了香港支援2008年四川地震災區重建的工作。根據報告,香港在8年多時間內,共投入超過100億港元,援建了近200個四川災後重建項目。這些項目分布於四川12個市(州),在臥龍自然保護區就有23個援建項目,涵蓋學校、醫院、福利院、供電、交通等多個領域。其中,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基地“中華大熊貓苑”和都江堰大熊貓救護與疾病防控中心,是川港雙方都高度認可的亮點。(新華網 趙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