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在澳門科技界學習交流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01月17日 17:51:15 來源: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分享到:

  四、十九大報告有關國家科技創新及對澳門的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創新第一動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十九大充分肯定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的巨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17次提到“科技”,28次提到與科技有關的“創新”,充分肯定了科技創新取得的成就,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強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科技實力成為了彰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巨大成就的“四個實力”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了從思想到戰略到行動的完整體系,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整體性、格局性、歷史性重大突破。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把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部署形成“三部曲”。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1567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企業佔比77.5%,R&D投入強度達到2.11%。一系列數據表明,我國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創新型國家建設持續推進。

  5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整體能力顯著提升,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國際主流媒體和智庫普遍認為,我國在很多領域正在成為全球創新引領者,多個創新領域已超越西方國家,有望引領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浪潮。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微子震蕩、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航空航天、超級計算、衛星導航、深海探測等戰略高技術領域進入全面突破的新階段。在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3D打印等前沿領域已進入先進行列。

  5年來,我國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12年的52.2%提高到2016年的56.2%,有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2016年高技術産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12.4%,比2012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高速鐵路、水電裝備、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對地觀測衛星、北斗導航、電動汽車等重大科技成果産業化取得突破,部分産業走在世界前列,持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開闢我國發展的新空間。

  (二)十九大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九大對科技創新的部署體現了從指導思想、發展目標、戰略方向到體系布局、實施路徑、政策措施等方面全方位的系統安排。

  一是把科技創新戰略目標全面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中。十九大報告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世界上的現代化強國無一不是創新強國、科技強國。在邁向現代化強國的進程中,如果我們不能在創新領域取勝,就不能掌握全球競爭先機和優勢,邁向現代化強國就會失去支撐。

  二是對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賦予了新的定位。十九大報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出發,以史為鏡,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大論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一重大論斷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類歷史進程和發展動力機制演變規律的準確把握,體現出科學技術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而關鍵的作用。

  三是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研發布局上,強調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技術體系上,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在深化改革上,強調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在營造環境上,強調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在人才培養上,強調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三)澳門開展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及幾點建議

  1、加強能力建設,科技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及內地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重視科技創新,採取了營造制度環境、完善管理架構、加大資金投入等舉措,使科技事業從無到有,取得了快速發展,科研論文數量增長較快,科研平台建設取得進展,為澳門産業適度多元發展奠定了初步的科技與人才基礎。主要表現在:指導科技發展的法規和相關機構逐步健全,2000年頒佈《科學技術綱要法》,2001年成立以特首為主席的科學技術委員會,2004年設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科研能力得到加強,以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為代表的一批科研機構在微電子、中醫藥、物聯網、太空探測、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10年,中醫藥和微電子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科技部批准建設,標誌着澳門科技實力躍上一個新的台階。今年,又有澳門大學的大數據和澳門科技大學的太空探測兩家實驗室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以來,先後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6年,澳門發表SCI論文達2000多篇,其中包括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學》)等世界頂尖科學期刊發表研究論文,一批研發成果有望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2、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澳門産業適度多元發展。産業適度多元發展是中央賦予澳門再難也要做的工作,也是澳門經濟社會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發展多元産業,必須重視和依靠科技創新。一是發揮科技對經濟發展支撐引領作用,所謂支撐,即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升級傳統産業,提升增強産業的核心競爭力,達到雪中送炭之功效(如芬蘭用納米技術改造紙漿和造紙産業);所謂引領,即通過新技術研發,培育新興産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達到無中生有的目的(如美國匹茲堡通過科研發展生物技術及醫療産業、信息技術及機器人産業)。二是促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融合,拓展數字消費、電子商務、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台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等。三是大力推動創新創業,建立一些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和虛擬創新社區,孵化培育“專精特新”的創新型小微企業,為澳門年輕人創造向上流動的空間。

  3、加強人才培養,為澳門産業多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城市競爭力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誰擁有人才上的優勢,誰就會擁有創新實力上的優勢。這是推動科技創新驅動澳門産業適度多元發展的優先任務。一是繼續支持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加大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産業,支持和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對青年人才開闢特殊支持渠道。二是繼續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面向國內外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實現人才精準引進。三是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人才隊伍。四是大力推進創新教育,提升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造就一批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