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在澳門科技界學習交流十九大精神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8年01月17日 17:51:15 來源: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分享到:

  二、十九大報告貫穿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貫穿着一條主線,那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在十九大報告中,“人民”兩個字出現了203次,直抵人心、激發共鳴。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習近平誓言使中國最後一批4000萬貧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脫貧。這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貧困鬥爭,被聯合國譽為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之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後,我們更需要堅持和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因為進入新時代之後,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廣泛,要求也更高,既需要更高層次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不斷提升和完善。那麼,我國只有通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更加平衡、更為充分的發展來不斷滿足人民在新時代的新需求。“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民為本。”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以民心民生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問題上,黨和國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目標和發展領域,包括社會公平正義,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人民獲得感、人的全面發展等等,上述這些方面構成了完整的民生發展體系和保障體系。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科學性和先進性。

  記得澳門回歸15周年時,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今天下午,我抵達澳門不久,就去石排灣公屋參觀並探訪了兩戶家庭,我想近距離感受澳門這些年來的發展變化,了解澳門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我同這兩家人拉家常,談家庭情況、工作學習、夢想願景。令我感動的是,雖然這兩戶都是普通家庭,但他們家庭和睦、其樂融融。大人們努力工作,孩子們勤奮學習,大家都關心社區建設和特區發展,都期盼着明天的日子更美好。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熱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一次普通的探訪、簡短的交流,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澳門同胞的殷切關懷之情,也展現了他順應民心、重視民生的執政理念。

  我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中國共産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人民立場,昭示着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價值取向,讀懂了這一重要思想,也就掌握了一把讀懂十九大報告,乃至讀懂中國共産黨的金鑰匙。

  三、十九大報告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保駕護航

  十九大報告在三大部分用了較大篇幅論述“一國兩制”事業和港澳工作,是歷次黨代會報告中着墨最多、分量最重的。這充分表明了“一國兩制”事業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報告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並強調“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意味着中央實行“一國兩制”的方針是長期的,不會變,不動搖;意味着新時代港澳“一國兩制”實踐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順利實現。港澳“一國兩制”事業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如此緊密聯繫,在座各位都是“一國兩制”事業的直接參與者、見證者、建設者,在努力開闢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新局面方面責任神聖而重大。

  十九大報告指出: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歡迎晚宴上曾説過:15年前,伴隨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歷盡風雨的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從那一刻起,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建設好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重任就擺在了我們面前。

  馬上又到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的日子了,回歸以來,大家都見證了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長足進步和巨大成就,這離不開“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離不開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廣大澳門同胞齊心協力、奮勇拼搏,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這一堅強後盾的大力支持。當然,作為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習近平總書記今年7月1日在香港曾指出:當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應當説,澳門當前也面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比如土地、人才、産業多元等等,如何解決?十九大報告給出了答案,可以歸納為:抓住“一個關鍵”,就是必須把維護中央對澳門特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兩個確保”,就是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做到“三個堅持”,就是堅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堅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持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完成“四大任務”,就是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全面推進內地同澳門互利合作,發展壯大愛國愛澳力量。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團結帶領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進民主,維護社會穩定,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澳門回歸後,我們更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係。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澳門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與此同時,在“一國”的基礎之上,“兩制”的關係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諧相處、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繼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是中央政府、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對“一國兩制”方針的信心和決心都絕不會動搖,我們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信心和決心都絕不會動搖。

十九大報告提出: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澳門經濟社會發展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澳門地域小、人口少、市場窄,僅僅依靠自身條件難以解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問題,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進一步找準“國家所需”與“澳門所長”的結合點,更加主動地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推進澳門與內地的互利合作,開闢新的發展空間,為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會。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越是面對成績,越是要奮發進取。俗話説,桌子上唱大戲——擺布不開。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的實踐證明,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我們既要從澳門發展取得的進步和成就中堅定信心、增添力量,又要清醒看到澳門內外環境發生的新變化,善於統籌謀劃、群策群力、乘勢而上。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堅持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增強香港、澳門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讓香港、澳門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澳門同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繼續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獨特貢獻,分享祖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成果。澳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斷加強,血濃於水的民族感情不斷昇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澳門展示了活力四射的形象。愛國愛澳力量是特區管治的基礎力量,是維護澳門繁榮穩定的基本盤。這個基本盤越大,澳門的繁榮穩定就越有保證,大家要自覺維護、不斷鞏固和擴大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我堅信,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澳門社會各界人士一定能夠團結一心、再接再厲,攜手續寫更加精彩的澳門故事,也一定能夠同全國人民並肩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