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澳門從“天鴿”風災中恢復活力

2017年12月29日 14:13:58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在澳門半島最高處的東望洋山上,沿着盤山步行道行走的游客都會注意到,面向東南的山坡草木稀疏,和鬱鬱蔥蔥的整座山相比,格外顯眼。

  這是4個月前襲擊澳門的颱風“天鴿”留給澳門的傷疤。2017年8月23日,最高時速達120公里的強颱風從東南面吹襲澳門,小城滿目瘡痍,東望洋山樹倒枝散,一片狼藉。當日,特區氣象部門懸挂等級最高的10號風球,颱風“天鴿”也是1964年以來澳門遭遇的最強颱風。“天鴿”登陸幾個小時造成澳門10人死亡、240多人受傷,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達115億澳門元。

  風災雖重,然而短短4個月之後,澳門已然重新昂首挺立,以嶄新的面貌示人。

  各方協力抗災救災

  颱風減弱後不久,澳門特區政府各部門迅速動員投入救災,搶修水電和通信設施,恢復交通秩序,運送傷患至醫院等。澳門各個社會團體和群眾也自發上街清理垃圾,幫助老幼病患。

  經澳門特區政府請示和中央政府批准,解放軍駐澳門部隊8月25日起協助參與救災工作。上千名官兵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多日,清理水淹後的街道,挪走倒塌的大樹,獲得特區民眾高度讚許。這也是解放軍首次在港澳地區展開災後救助行動。來自內地的大量救災物資和食物供應則通過珠海源源不斷地運入澳門。

  短期的搶險救災後,澳門依然需要政府和民眾持續的努力和投入,才能實現真正的恢復。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的年度施政報告顯示,截至10月,特區政府為風災善後工作幫助受災居民、商戶和中小企業而推出的一系列援助措施,共支出約17.57億澳門元。

  經濟恢復穩定增長

  據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9月澳門入境旅客超過248萬人次,按年增加2.4%。受惠於中秋和國慶假期,10月入境旅客超過288萬人次,按年上升7.9%,按月增加16.2%。10月1日至8日8天時間,澳門入境旅客超過92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1%;澳門酒店平均入住率達95%,比去年高了2.9個百分點。

  入境旅客人數、零售消費、酒店入住率等均顯示,澳門旅遊業已擺脫了風災的影響,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並對未來較為樂觀。

  代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會展業也顯示了強勁增長動力。國際展覽業內最具代表性的協會之一——國際展覽業協會(UFI)9月公布的《第十三版亞洲展覽業年度報告》指出,澳門特區雖然是亞洲地區歷史最短、規模最小的展覽市場之一,但過去5年表現卻最為出色。

  UFI公布的這份報告指出,澳門的凈銷售展覽面積由2012年的7.25萬平方米上升至2016年的21.5萬平方米,升幅近200%,為全亞洲升幅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一展覽錄得近210萬美元的收入,澳門的展覽市場表現優於整體經濟表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澳門特區2018年經濟增速將達到7.0%。報告還顯示,IMF將澳門特區今年的通脹率預期從2.0%下調至1.5%,預計明年將維持在2.2%的水平;失業率預期則保持在2.0%左右的低水平。在公共財政方面,IMF預測今明兩年澳門特區政府的綜合財政賬目將保持盈餘。

  長效機制防災減災

  風災已經過去了4個多月,災害對澳門的影響幾乎已經看不出來。但這樣一個沿海小城,在颱風頻發的季節,如何應對類似的自然災害,如何增強抵禦災害的能力,成為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澳門特區政府正着力於從短期和中長期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在今年9月和11月底,澳門特區政府先後兩次邀請國家減災委員會的專家團隊來到澳門,總結評估“天鴿”颱風災害處理情況,調研優化應急管理體制。他們為特區政府積極建言獻策,協助特區政府完善重大災害應變計劃和預案。

  為了將減災防災工作機制化、常態化,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8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還提出了一系列短中長期防災減災措施,並宣布將於2018年啟動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

  報告中提到的短期措施包括:各部門啟動編制應急行動預案;設立民防及應急協調的專責部門,包括民防綜合演練、全社會緊急應變、避險安置中心等;完善風險管控和危機應對的法律法規,重點修訂氣象警報方面的行政法規和標準;改善內港防洪防潮、排水排澇的基礎設施,提升供水、供電、通信等現有設施的應急能力。

  中長期措施則包括:加強城市安全運行能力,在新城規劃中優先做好基礎設施,包括地下管網的規劃以及建築物的防風設計;利用大數據建立危機信息管理系統,推動災情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的信息發布平台;建設專業高效的應急救援隊伍,強化氣象部門等人員專業培訓等。

  報告還特別提出,積極推動澳門電網與南方電網第三通道的建設,並加強與內地尤其是廣東省和珠海市的合作,建立緊急狀態下的特別通關制度等。(新華社 胡瑤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