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澳門:應吃“文化飯”多養“文化范兒”

2016年07月08日 17:27:45 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

  經濟如何適度多元發展?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怎樣抓住難得的機遇?如今,“澳門之問”的答案已漸漸明晰:今後應當吃“文化飯”,應當有“文化范兒”,在文化創新與産業發展上持續發力,着力打造“文化澳門”新形象。

  第二屆澳門文化産業論壇暨第九屆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協會研討會近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行。以“‘一帶一路’戰略與澳門文化産業機遇”為主題,數十位海內外專家學者進行深度交流,分析研討澳門獨特的文化底蘊、地理優勢、體制特徵,為澳門的文化創新與産業發展出謀劃策。

  抓住“一帶一路”機遇 澳門也能建成“中心”

  “歷史上,澳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數百年來一直髮揮着中西文明交流的門戶作用,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今天,澳門正進入經濟調整、結構優化的關鍵時期。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以其開放的格局,為澳門的區域協作提供了銜接歷史與現實、聯結本地和外地的契機。”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論壇上表示。他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澳門社會特別是文産業界能從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中,從行業同儕的經驗分享中獲得 啟發,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摸索出一條真正適合澳門文化産業發展的道路。

  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李沛霖表示贊同。他説,從發展周期看,澳門文化創意産業仍處於萌芽階段,但澳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價值和獨特區位優勢,在國家和特區政府政策傾斜、龐大旅客市場、投資者和青年人熱衷投入文化創意産業等優勢下,澳門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前景十分明朗。

  在“一帶一路”格局中,澳門應着力建設中華傳統文化海上絲綢之路展示中心、中葡文化産品國際交易中心、亞洲文化創新中心、國際文化體驗中心。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教授明確提出這樣的建議。他指出,文化具有滲透、引領、統和、整合等多重功能,文化交流、文化貿易應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內容,澳門應當重視文化産業,承擔起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任務,從而推進自身經濟多元化和開放性發展。

  發掘整合文化資源 澳門更有文化氣息

  “不住田園不樹桑,珴珂衣錦下雲墻。明珠海上傳星氣,白玉河邊看月光。”在明代作家湯顯祖筆下,清晰可見當時澳門的風物人情和華夷商貿的情景。從明代開始就有不少文人到過澳門,在文學創作中留下了生動的“澳門形象”,屈大均、吳歷、印光正、何紹基、魏源、康有為、丘逢甲等都在此留下了足跡。在4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澳門形成了“中西交融,多元共存”的獨特文化魅力。如今,這自然就成了澳門的文化資源。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指出,澳門與葡語國家有廣泛聯繫,同時與海外華人華僑關係密切。這種獨特的文化淵源,可以轉化為文化資源。如果澳門能建成文化創意中心,那麼就可以把中國文化廣泛介紹到葡語國家乃至世界各地。同時,也可以把頗具特色的葡語國家的文化匯聚起來,讓更多的中國人有所了解。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以台灣為例,談到在知識經濟時代裏,台灣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他指出,發展文化創意産業應與城市融為一體,把文化有機嵌入到城市之中,滲透到城市的肌體,而不是游離於城市之外。因此,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城市規劃非常重要。

  澳門城市大學教師任玉潔建議,通過創建旅遊紀念品品牌,推動澳門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她認為,文化創意産業的核心價值,是給人以想象、情感、審美、共鳴、愉悅的心理感受。旅遊紀念品業屬於文化創意産業的一部分。創建澳門旅遊紀念品品牌,對於傳播澳門地域文化有重要作用,可以活躍和繁榮澳門旅遊市場,促進澳門旅遊經濟發展。

  來自主辦方澳門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以及聯合國貿易發展署創意經濟部、上海社科院、巴塞羅那設計中心的專家學者,分別就“‘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澳門文化産業戰略設計”“設計驅動的創新:澳門‘一帶一路’的戰略貢獻”“環球視角看澳門文化産業發展的機遇”等議題進行主旨演講。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就“共同市場與澳門優勢”“文化資源整合與協同開發”展開沙龍對話。

  打造文化之城 澳門已在路上

  此次論壇除了主論壇、沙龍對話、論文發布會等活動外,還有一個環節頗具特色,即著名學者與文化創意業界人士交流互動的“大師工作坊”。活動在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舉行。在這裏記者看到,原來的工業廠房被裝修改造成寫字樓,十幾平方米或幾十平方米大小不等的辦公間,就是澳門文化創意産業的“孵化地”,中心為業界人士和企業提供産業發展所需的各種服務。在這裏,記者體驗了“大師工作坊”的氛圍和人氣,感受到澳門文創産業蓄勢待發的力量。

  其實,近年來澳門特區政府已經把文化産業擺在戰略位置。譚俊榮介紹説,發展文化産業是政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舉措,期望利用豐富文化資源,首先推動文化旅遊,帶動創意設計、視覺藝術、文化展演等協同發展;並鼓勵文化貿易、拓展文化金融,逐步完善文化産業鏈,打開一扇區域協作的大門,拓展廣闊的區域和國際市場。

  據介紹,2010年,澳門特區政府先後設立“文化創意産業促進廳”及“文化産業委員會”,並制定了發展文化産業的初步政策框架,以設計、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服裝、出版、流行音樂、電影錄像及動漫八大行業,作為先行先試的重點推動對象。經過3年的探索與實踐,特區政府於2013年10月成立“文化産業基金”,為文化産業的長足發展建立起財政支持機制。

  文化産業作為一門新興産業,具有行業跨度大、涉及門類多、與傳統行業交叉重疊的複雜性。澳門特區政府文化産業委員會副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崔世平介紹説,為了使特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統一認知並凝聚共識, 2014年,澳門特區政府從宏觀層面上制定了《澳門文化産業發展政策框架》。主要內容包括:配合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通過融合文創元素,推動文化旅遊,讓澳門歷史城區更具觀賞性和吸引力;配合國家政策及全球趨勢,引入綠色和節能環保導向,推動更多與綠色節能環保有關的創意設計轉化為産品,以活躍澳門作為宜居宜游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城市氛圍;通過發展文化産業,促進區域文化及經濟的交流和合作,尤其是粵澳合作、大陸與港澳台地區的合作及與葡語系國家或地區的合作;配合“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略,通過發展文化産業,構建文化走出去及引進來的橋梁。

  在打造“文化澳門”新形象、建設“盛會之都”進程中,澳門抓住各種機遇與文化結緣。澳門文化産業論壇剛落下帷幕,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就與澳門“親密接觸”,第四屆年會在此間召開。據澳門特區政府官員介紹,今年的“太湖論壇”選在澳門舉辦,有特別的寓意:為了推動澳門塑造良好城市形象,促進其由“博彩”向“多彩”轉變,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搭建不同文明的對話平台。

  也許不久,澳門會因文化而變得更加亮麗多姿。(《人民日報》 蘇 寧 袁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