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救亡賑難:抗戰時期的澳門社會賑濟

2015年08月24日 21:15:12 來源: 澳門日報
分享到:

 

抗戰期間在澳門等待施粥派米的難民 (羅景新藏品)

  戰時日軍沒有佔領澳門,使澳門成為周邊地區難民逃亡的目的地。1938年10月和1941年12月廣州和香港先後淪陷,使澳門出現兩次難民高潮。除了中國同胞,難民還包括葡英美等國人士,如1943年到1945年期間,僅鏡湖醫院收容的英美籍難民就有2275人。澳門總人口由抗戰爆發前的15萬多人,至1941年時已高達37萬多,澳門成為當時中國南部的國際避難所。

  大量難民涌入,澳門的糧食、住屋、教育、衞生、治安等受到很大壓力,遠遠超出澳葡政府和民間的承受能力。但在戰爭人道災難和國家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急關頭下,澳門社會克服種種困難,眾志成城開展了一場持續多年、規模空前的社會賑濟運動。澳葡政府、天主教會、港澳賑濟會、官民合作的臨時機構及眾多的澳門民間社團如鏡湖醫院慈善會、同善堂、澳門中華總商會、功德林等,紛紛行動起來,在救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設難民營收容難民

  設置難民營收容難民與難童,解決難民生活問題,是戰時澳門政府和民間的重要工作。澳門政府將所有醫院、教堂及天主教教會開辦的學校辟為難民收容中心,同時先後在凼仔、路環、青洲、台山設“難民給養所”以安置難民。

  澳門主要社團也極盡所能收容難民,例如鏡湖醫院接收難民600名;聖若瑟修道院用青洲水泥廠部分場地和其附屬的奧斯定堂的耶穌十字聖會開放給難民居住;觀音堂收留難民一百六十六人,分東西兩神殿住宿。

  非常時期,難童和孤兒的救濟是難民安置的主要內容之一。例如,1941年7月,仁慈堂將其孤兒收容所的50名葡人孤兒託付給高若瑟主教管理。8月下旬又交付慈幼會士照顧,將這些孤兒安置在聖母無原罪工藝學校的孤兒院內,與華人孤兒共處一院。1942年5月,澳門天主教嘉諾撒仁愛會設立三所託兒救濟孤兒難童,當時10天內收養棄兒117名,每月平均達200餘人。1943年6月,鏡湖醫院慈善會附設難童療養所,專門救濟和教養因戰事而受影響的兒童,初定為200名,但實際人數往往超出規定名額。

  從多份戰時報刋的報道可見,為了拯救更多生命,澳門各界以最大的限度,盡一切的可能,為各地戰爭難民提供人道救助。

  穩定米價贈醫施粥

  澳門政府通過尋找米源、限定價格等措施救濟難民和保障本澳平民生活。1942年1月、1943年7月和1945年5月,澳門曾遭遇三次重大的糧食短缺和恐慌,在第一次恐慌時期,出現過1月餓死者達千人以上的情況。為保障供應和解決澳門市民食物短缺問題,政府在澳門和凼仔等地設有公價米出售站15處,頒佈條例限定米市價格。但米商仍有哄抬價格,政府頒佈新法令以打擊非法黑市米,從1941年開始執行糧食分配制度,居民憑米糧證到指定糧站限購分配的糧食,其餘的雜貨舖必須關閉。

  澳門民間社團和慈善機構,以多種方式救濟難民和貧民:一是向貧民出售低價飯粥,二是贈醫施藥,三是施贈寒衣物品。例如,1941年1月,有百名難民在新口岸填築勞作,同善堂每天供給粥八大桶。1942年1月,天主教救濟會在長亭、媽閣等設立貧民飯場,每天平價售出1000份,次年4月改為售粥。鏡湖醫院從1939年6月至1940年1月,贈診的患者由150人增至300多人,對貧困病情嚴重者,醫院除免費治療外,還提供免費食宿,同時醫院還診治葡英美等國在澳門避難的患者。

  設立義學教育難童

  設立難童義學,關注其教育及技能培養。1939年1月,私立澳門中德中學在校內設立難民學校,此為華人在澳門為難童所辦的小學,專門收容失學難童,至6月收容小學6個年級難童130名。當年9月,中山等地戰事劇烈,難童到澳日眾,至11月間,中德中學屬校收容的難童有300人。當時由港澳賑濟會舉辦的難童義學還有越山義學、雨芬義學、崇實義學和知行義學。1939年1月,嘉諾撒女修會在雅廉訪大馬路新建聖心英文書院新校舍,開始時僅有學生27人,翌年學生增至200人,大半是從上海來澳避難的葡僑女學生。1942年愛爾蘭耶穌會士在澳門創辦聖類斯書院,收容來自香港的葡萄牙小學生及中學生,至1945年結束。澳門中華教育會也在所屬各會員學校,設有難民學校20所。同時主要廟宇和社團慈善機構設立的義學有包公廟義學、康公廟義學、蓮溪義學、望廈坊會義學、永存義學、佛梵社義學、寶覺女子義學和公進義學等。由官民合辦的澳門救濟難民兼管理糧食委員會在難民營也舉辦義學,為失學的300名難童提供就學機會。鏡湖醫院慈善會也辦有難童義學。各團體的辦學經費主要通過各種公開籌款和私人捐贈而獲得。

  籌款協助難民回鄉

  為紓緩澳門難民壓力,澳葡政府和民間共同合作,成立新社團,如澳僑協助難民回鄉委員會以協助和護送難民回鄉。自1941年12月香港淪陷以來,前來澳門避難的難民約有10多萬人,由於戰局混亂以及日本的封鎖,澳門的 糧食來源日益緊張,經常出現餓殍遍野的窘境。到1942年3月,由於物價飛漲和各種社會資源拮據,留澳難民的生活更加困苦,死亡率激增,亟待實施移民就食計劃以緩解難民問題。為此澳僑賑濟會在東亞酒店召開聯席會議,宣布成立“澳僑協助難民回鄉委員會”,由賑濟會主席劉柏盈出任會長,推舉高可寧、劉敘堂、崔諾枝、梁彥明等21人為常務委員。回鄉會的初步目標是護送5萬人歸鄉,協助一名難民回鄉約需大洋110元,大概需要經費500多萬,經游説政府負擔一半,其餘則由澳門僑胞籌集。此項難民回鄉工作從一九四二年四月啟動到1943年2月結束,共協助或護送回鄉的難民有47批約12000多人。

  總之,沒有淪為直接戰場的澳門,在抗戰時期傾社會之全部力量,以各種可行方式安置各地戰爭難民,為受戰火摧殘的中國同胞提供了一方“和平”之地,為中國抗日戰爭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貢獻。(《澳門日報》)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