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市民慶祝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迎來啟動五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融媒體報道《直播大灣區》6月20日正式開播,「大灣區之聲」新媒體平台亦於同日改版上線。一系列報道有利於及時傳播中央聲音,全方位展現大灣區蓬勃發展的動感圖景,鞏固香港各界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信心,助力香港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之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全球未有之先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有力舉措,也是保持香港繁榮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大創舉。2017年7月1日,在總書記見證下,國家發改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正式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動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標誌着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
近年來,在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積極努力、大力推動下,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日新月異,在協同創新、産業協作、民生合作、基建建設互聯互通、重大合作平台建設、高水平人才基地建設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跨境金融、跨境執業、跨境辦公、跨境就學、跨境通勤……大灣區的獨特之處展現了大灣區的獨特之美,讓全世界都感受到大灣區強勁脈動。
大灣區經濟總量由2018年的10萬餘億元增至2021年約12.6萬億元,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去年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二位,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在提升創新能力方面效果顯現。滙豐銀行早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外資企業計劃進一步擴大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足見大灣區已成為國際企業的投資熱土。
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發展注入源源不斷動力,為年輕人發展增加了嶄新空間,為香港專業人士提供更廣闊的舞台。隨着系列便利措施接連出台,越來越多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學習、就業、創業、生活。「跨過深圳河,前景更廣闊」、「我們都是灣區人」,內地港青的心聲,反映灣區居民通過廣泛交往,共創未來,加深了解,心意相通。隨着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新定位,包括將香港打造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原有優勢得到鞏固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香港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香港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20日所表示,在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之際,融媒體報道《直播大灣區》暨「大灣區之聲」新媒體全新改版上線,有利於鞏固香港各界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信心,增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助力香港深度參與大灣區建設,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事實上,拓寬港人視野,這一步十分重要。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有國家作靠山,有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舞台,香港創造更廣闊的未來完全具備了堅實的基礎。新一屆特區政府即將履新,香港市民熱烈期待新團隊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提高執行力,展現新氣象,在新的起點上更有作為,讓市民得到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為「一國兩制」實踐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