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專欄>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偉大成就

[2009-08-19]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姚潤豐、王春雨)「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主席視察黃河時提出了這個宏偉的設想。改革開放後,我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強大使得修建南水北調工程正式擺上議事日程。經過多年艱苦、細緻、深入的勘測、設計、論證,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12月30日,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

  按照工程建設規劃,這一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將連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構建「四橫三縱」的大水網,實現我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優化配置,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在國家實施擴內需、促經濟、保民生宏觀經濟政策的形勢下,南水北調工程迎來了加快建設的嶄新局面,沿線億萬群眾將從中受益。

  迎難而上工程建設全面提速

  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響應中央有關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工作部署,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以「促進項目開工,保證工程項目又好又快建設」為重點,加大投資力度,確保擴內需促增長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介紹,2009年新增1300億元中央投資中,安排南水北調工程45億元。截至6月底,新增中央投資完成15.94億元。加上工程基金、銀行貸款等,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共完成投資73.47億元。

  隨着南水北調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一批工程陸續開工建設,開工項目的建設環境和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已開工的續建項目進展順利,工程質量和安全均得到有效控制。在一批工程項目完成進點和臨建設施建設的情況下,工程建設規模正在繼續擴大。

  截至2009年7月底,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一期累計完成投資318.4億元,工程建設項目佔在建設計單元工程設計總土石方量的66%;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築806.4萬立方米,佔在建設計單元工程混凝土總量的50%。

  水利大通道讓沿線群眾受益

  隨着南水北調工程項目的陸續建成,保障供水、防洪除澇等方面的效益逐步顯現,沿線億萬群眾正從中受益:

  寶應站工程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第一座開工建設、第一個完成並投入運行的泵站,於2005年10月完成試運行驗收,工程於2006、2007汛期連續兩年投入裏下河排澇運行,累計抽排澇水2.02億立方米,發揮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2007年8月,山東省大汶河流域連降暴雨形成洪水,東平湖面臨防洪壓力。濟平幹渠下泄東平湖洪水歷時近1個月,下泄洪水總量7000多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東平湖防洪壓力。為進行水土保持和堤防防護工作,濟平幹渠工程沿線渠道兩側共植樹56萬株,綠化草皮超過300萬平方米,形成寬近100米、長90公里的景觀綠化帶,為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作用。

  為緩解北京市水資源緊張狀況,中線優先安排建設京石段(石家莊至北京)應急供水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向北京輸水3億立方米的任務,北京成為首個南水北調工程受益城市。

  環保先行打造清水廊道

  治污和水質保護是調水的前提。南水北調工程規劃論證階段就確立了「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把治污環保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並實施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根據治污規劃,江蘇、山東兩省分別制定了41個控制單元治污實施方案,對規劃確定的治污項目進行了優化和適當調整。

  江蘇省把調水源頭取水口劃為飲用水源保護區,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引江河道與濕地保護、生態林網與生態廊道、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建設,並在輸水沿線地區建設生態農業示範縣。

  山東省結合南水北調沿線實際,逐步形成了「治、用、保」並舉的一體化小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思路,採取點源污染治理、水資源循環利用及生態修復與保護的措施開展工作。隨着治污項目陸續建成,東線水質大幅度改善,主要污染物呈現下降的良好態勢。

  徵地移民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移民徵地涉及搬遷人口約44萬人,生産安置人口57萬人。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工程沿線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把徵地移民工作擺在與工程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推動工程又好又快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庫區移民方面,南水北調工程堅持開發性移民方針,採取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的辦法,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發展,使移民生活水平達到或超過原有水平。

版權所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 ICP備案號:京ICP備060664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