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河套合作區+光明科學城 如何構建區域聯動大格局?

來源: 香港經濟導報          發布時間: 2023-10-03

  光明科學城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上兩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他們都被國家賦予重要使命,都是國家戰略,近幾年都承載着國家戰略和資源優勢,發展勢頭突飛猛進!

光明科學城

  光明科學城規劃99平方公里。作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以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為目標,短短五年時間,光明科學城圍繞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學科領域,布局了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包括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1個科研平台、2所省重點實驗室、2所高水平大學,為企業聯動科研院校、共建創新聯合體、攻克關鍵技術提供了“科學重器”。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佔地面積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南側的香港園區面積約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側的深圳園區面積3.02平方公里。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個地處深港“直接結合部”、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特色平台,“一河兩岸”分屬香港和深圳管轄,具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經濟特區”雙重制度優勢。

  2017年1月3日,深港兩地政府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幾年時間,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快速形成從“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面,與香港園區共同聚焦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三大領域,截至目前落地高端科研項目逾150個。

  光明科學城和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區,共同作為深圳市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一南一北交相輝映。

  8月30日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的“構建區域聯動格局”中特意提到“聯動深圳光明科學城,着力為科學城原始創新提供國際化科研環境和平台,持續輸出創新經驗成果,推動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河套和光明科學城都是國家戰略,兩個地方的核心都是科技,河套是科技創新,光明科學城是科學中心,兩個部分緊密關聯,所以聯動發展有其必然性。

  深圳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副院長宋振飛表示: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和香港園區一河之隔,直接跨境接壤,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最有效的對接點,具有較為明顯的區位優勢,但也存在空間局限性問題,深圳園區僅有3.02平方公里。而光明科學城的優勢在於其規劃總面積共99平方公里,布局建設了一批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和交叉前沿平台,集聚了一批高層次科研人員,但其局限性在於地處深圳北部,區位問題導致深港聯動效率不高。

  因此,作為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兩個重要節點,光明科學城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應該優勢互補,錯位布局,協同發展,聯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發展。在錯位布局方面,光明科學城着重布局基礎研究原始創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則重點布局國際化科技交流平台、中試轉化平台、開展科技創新規則試驗等。”

  光明科學城、河套差異化布局 實現聯動發展

  2020年年底在光明科學城成立的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近幾年在光明獲得不俗發展。來到光明科學城之初,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就擔任着兩個使命:借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技術積累和資源優勢,通過産學研深度合作,解決大灣區産業鏈中“測不了、測不准、測不全”等卡脖子問題;同時利用深圳産業資源密集、上下游産業鏈完善、創新創業生態優越等優勢,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基礎科研成果帶到深圳孵化,形成計量領域的産業集群。

  短短幾年,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探索出“知識産權作價投資和創新企業引進孵化”兩種模式,累計落地8家不同類型的産業合作公司。

  據宋振飛副院長介紹,今年初,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與香港政府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駐港部分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了深度交流,在獲得明確需求和合作意向的基礎上,決定謀劃建設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簡稱深港計量協同創新中心),依託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在光明科學城布局建設的時間頻率、電學量子、微納米等計量基標準裝置,為香港地區提供基礎設施共享開放服務,提升政府投資效能以及應用效益;同時利用港深地域毗鄰優勢,在河套設立計量服務中心,集中受理香港地區高端計量校準服務,提高為香港提供技術服務、開展技術轉移轉化的效率和質量,將深港協同創新中心發展為中國計量院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宋振飛表示將差異化布局中國計量院深圳創新院在光明科學城研發總部基地和深港計量協同創新中心功能平台,打造光明科學城和河套深港合作區聯動發展的典範。

  無獨有偶,倍捷銳科技公司是2018年在香港科學園註冊成立的,2022年10月從香港科學園搬至光明科學城。該公司生産的“定量相位成像分析平台”是可工業應用的活細胞分析科學儀器,因為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在全球範圍內進軍該領域的企業都屈指可數。

  在深港兩地都有辦企業經驗,對於河套與光明科學城的聯動發展,倍捷銳科技公司CEO孫瑞表示:

  “河套解決的是香港製度和內地制度打通連接的問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中提及的“對科研人員‘一線高度便利出入境’的通關模式、對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這些措施落實後,河套有望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裏會成為深港科技合作的中轉站和大孵化器,在這裏完成中試轉化之後,生産搬到光明,因為光明有更多的專業産業園,在設置和配套上可以滿足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和生産需求,他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將公司落戶光明科學城。”

  倍捷銳科技公司的研發團隊主要依託香港中文大學。孫瑞表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具體措施落地後,公司也將在河套設點,方便香港教授往來開展研究工作,同時也會在河套招募人才,在這裏打造一個對接國際平台的中心,公司內部形成河套和光明科學城聯動發展的格局。

  資金聯動 實現共贏

  倍捷銳科技公司近期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此前在香港,他們已經完成了種子輪融資。

  “我們公司的過往融資中既有港資也有內資,港資投在香港註冊的公司,內資投在內地註冊的公司,以後計劃用內地公司做總部收購香港公司,雖然這樣比較複雜,但是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方法。未來如果可能,只需要一個公司註冊在河套地區負責研發,能夠同時接受外資(港資)和內地資金,在光明科學城這邊註冊子公司負責生産,共享光明科學城的大科學設施,那就方便多了。”孫瑞表示。

  孫瑞認為,投資資金跨境流通還可以平衡各地之間的利益。香港高校的科研成果在河套設立研發中心進行驗證,後期的成果轉化和研發生産放在光明。在河套的註冊公司可以同時接受境內境外資金,香港和河套可以通過金融投資的方式,從項目孵化中獲取收益,而光明科學城可以在企業的成果産業化過程中獲益,解決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即離開香港的核心問題,各個地方政府的利益都能得到平衡,這樣更能保障協同發展的各方利益。

  他進一步提到,還可以打通這些企業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的通道,讓參與企業發展的各方,實現合作共贏。

  建議河套和光明科學城開通直達高速

  美國有兩條著名的創新走廊,一個是硅谷,一個是波士頓的128公路創新走廊。

  硅谷,是由眾多城市構成的城市群+産業集群;128公路,則是大都市圈的産業帶。

  兩個産業帶有共性,就是都有一條貫穿始終的高速公路。

圖片來源:丈量城市

  硅谷以斯坦福大學為核心,沿線有加州理工學院、伯克利加州大學、聖何塞州立大學和聖克拉拉大學等大學;128公路依託於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起家。

  兩條公路成為科研人員主要通勤線路,公路兩旁分布着高校、科研機構和主要的産業聚集帶,也是科研人員的工作地,公路沿線的城鎮經過改造、升級,成為科研人員的生活中心。

  孫瑞認為,光明科學城要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還需要借助香港的高校資源,他建議在河套和光明科學城核心區開設直達高速,方便兩地的科研人員快速高效地往來,車程控制在40分鐘內。

  他表示:“硅谷的特點就是高速路網密度非常高,能夠方便科研人員快速往來。科研人員的特點就是要高效往來,頻繁互動,創新就是在這些頻繁互動中産生的,高效快捷的公路交通是實現河套和光明科學城聯動的重要因素。”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28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