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發布時間: 2019-09-17

  由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第四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近日在香港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約5000人參與其中。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論壇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和突破地域和文化界限的國際倡議,而香港是通往「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通道。在「一國兩制」原則下,香港具有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能將中國內地和「一帶一路」其他國家聯繫起來。

  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説,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推動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國家的開放發展必將為香港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郝鵬説,「一國兩制」是香港最大的優勢,國資委願與香港特區政府探討建立有關合作機制,支持中央企業,攜手各方特別是香港的企業,積極利用高度開放的自由市場機制,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共同探索各種所有制經濟深度合作的途徑和方式,形成互利共贏、融合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為全球貿易經濟打通經脈,為世界經濟充電蓄能。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認為,「一帶一路」優化全球分工合作,助力沿線國家提升國際競爭力,更好融入全球價值鏈。「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不斷拓展更加包容、開放、公正的全球治理新實踐。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既是香港所長,也是國家所需。在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看來,「一帶一路」倡議不再局限於基建發展,新機遇更涉及金融、科技、製造業、物流及貿易等不同領域。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商業樞紐,是理想的交流平台,也是「一帶一路」概念轉化為可行商業項目的最佳夥伴。

  為香港經濟拓展新空間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説,「一帶一路」倡議讓香港重新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國家邁上新台階的時候,能夠更好服務國家所需。相信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有很重要的角色可以扮演,不僅僅是充當聯繫人的角色,而是創造更大的價值,把「蛋糕」合力做好做大。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高雲龍説,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服務業發達,也是世界最受歡迎的仲裁地區。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優勢,為各類企業提供貿易、投資、法律等方面的專業服務以及國際化的人才支持,同時深化與內地的合作,讓兩地企業優勢互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義瑞認為,在世界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大背景下,香港想要實現經濟增長、嘉惠民生的目標,必須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所蘊含的機遇,通過投身「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經濟找到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説,在「一國兩制」框架之下,香港作為國際化大都會一直擔當着內地與國際聯繫的重要門戶,在促進「一帶一路」等區域合作方面,尤其扮演着聯繫者、參與者和建設者的功能角色。粵港澳大灣區更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新的支撐點,進一步提升香港參與和貢獻國家戰略發展的條件。

  發揮大灣區協同創新優勢

  關於香港在大灣區及「一帶一路」中扮演的角色,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認為,香港具備基礎設施、制度和文化優勢。香港在國際上有非常領先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香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很多法律體系以及國際仲裁上都有一定權威性,中西文化融合也是香港天然的優勢。

  高雲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為香港的發展提供難得機遇,希望香港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和大灣區的協同創新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從私營企業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協同效應非常大。」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説,目前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經有金融、道路、鐵路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其中很多是利用香港來集結金融資源進行管理。鋻於許多供應鏈的源頭來自大灣區,基礎設施建好之後,將為大灣區內的中小型企業提供廣闊機遇。

    
010020030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28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