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澳門輕軌橫琴線正式通車運行。圖為乘客乘坐澳門輕軌首班車前往橫琴站。張金加攝(新華社發)
11月24日,2024粵港澳公路自行車賽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舉行,比賽跨越粵港澳三地,途經港珠澳大橋。圖為參賽選手衝過終點。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圖為車輛行駛在深中通道上。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從近百米高的深中通道懸索橋上空俯瞰,碧海藍天之間,長橋如龍蜿蜒,連通珠江兩岸。隨着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今年相繼建成通車,日漸完善的「硬聯通」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賦能;「港澳藥械通」「灣區社保通」「跨境理財通」以及政務服務「跨境通辦」等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加速推進的「軟聯通」讓大灣區各類要素更便捷流動;「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一簽多行」等政策的落地實施,促進大灣區跨境消費熱潮持續升溫,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隨着大灣區軟硬聯通不斷拓展,「北上南下」雙向奔赴,人流、資金流、物流相互交織,粵港澳大灣區日益呈現出深度融合新景象。
「硬聯通」日漸完善
近日,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關鍵一橫」。「這將加速大灣區城市群的高效互聯互通,促進大灣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助力大灣區打造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飛鳴説。
粵港澳大灣區有超過8000萬人口、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繁榮的經濟帶來生産要素流通的旺盛需求。日漸完善的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為灣區一體化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暢通了「大動脈」。
今年6月底通車的深中通道,讓珠江口東西兩岸的「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實現了跨海直連。自開通以來,深中通道車流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通車118天車流量即突破1000萬車次,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
不僅僅是日益壯大的跨海跨江通道群,「軌道上的大灣區」也在持續加快建設。今年5月,粵港澳大灣區最長城際鐵路貫通,形成了一條全長258公里的交通大動脈,自東向西連接了惠州、東莞、廣州、佛山、肇慶。「旅客搭乘城際鐵路與地鐵一樣便捷,實現隨到隨走,無需提前購票,出行時間更加靈活。」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車服中心主任工程師張巧説。
今年6月15日起,廣州東站至香港西九龍站高鐵列車由每日20列增至26列,深圳北站至香港西九龍站高鐵列車由每日146列增至159列,福田站至香港西九龍站高鐵列車由每日97列增至106列。「現在出行,車票基本上是隨到隨買。」在南沙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創業的香港青年孫濤説。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也在加速成型。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已有7座運輸機場,航線四通八達。今年11月28日,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正式啟用,機場整體運力將增加50%,每年可處理1.2億人次客運量和1000萬噸貨運量。
「三跑道系統啟用,將在進一步增強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競爭力的同時,讓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聯通國際的能力如虎添翼。」香港機場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張李佳蕙説。
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橋凌空飛架,一列列城軌高鐵飛速奔馳,一架架飛機在藍天穿梭……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正向着更深層次的融通前進,呈現出車暢、人興、財旺的新氣象。
「軟聯通」加速推進
「硬聯通」完善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軟聯通」也在不斷加速。從人才跨境往來、車輛跨境通行、數據跨境流通到政務服務跨境合作,從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到跨境金融、合作查驗等專業領域……今年以來,粵港澳三地持續擴大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覆蓋面,推動資源要素更加便捷地流動。
在金融領域,「債券通」升級、「跨境理財通」優化,粵港澳金融市場加速互聯互通,市場雙向開放不斷提升;在標準銜接方面,第二批「灣區標準」清單於今年2月公布,累計覆蓋食品、交通、養老等32個領域183項,「一體化」進一步走進居民生活;在營商環境方面,「數字灣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108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粵港跨境通辦,「灣區通」工程深入實施,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在民生領域,廣東省於今年9月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港澳藥械通」第三批指定醫療機構名單,新增25家指定醫院,實現「港澳藥械通」大灣區內地9個地市全覆蓋……
今年3月1日零時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實施分線管理封關運行,人員進出更加便利,物流資金流更加高效。如今,往來琴澳人員在橫琴口岸最快20秒就可完成通關,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已開立170多個。經「一線」橫琴口岸從澳門進入合作區的貨物免保稅政策進一步拓展,已有約100家企事業單位獲免稅進口主體資格,涉及科技研發與高端製造業、文旅會展商貿業等多個重點産業。
「最近剛完成一宗涉及澳門投資者餐廳的勞務糾紛案件代理,案子在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一審,並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來自澳門的首批大灣區律師譚曉紅已在廣州南沙執業兩年多,成為大灣區律師後,業務更忙了。
像譚曉紅這樣取得內地執業資格的港澳專業人士超過3000名,越來越多港澳青年選擇逐夢大灣區。今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與商務部共同簽署協議,在金融、電信、建築、旅遊等領域,進一步降低或取消對香港服務提供者的准入門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説,這意味着更多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內地取得執業資格,更多優質的香港服務可提供給內地市場,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心聯通」人文相親
隨着軟硬聯通不斷拓展,大灣區不僅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更構築了「優質生活圈」。「説走就走」的跨境旅行,豐富多元的文藝演出、餐飲美食、展覽潮玩,高品質的社區、醫療和教育,都成了大灣區人生活中觸手可及的選項,灣區居民「心聯通」不斷加強。
「一天轉了3座城市、打卡2座超級工程,通關很快,感覺很棒!」近日,香港市民黎先生一大早駕着香港單牌車,帶上全家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喝早茶,中午到中山參觀游覽,晚上走深中通道到深圳吃晚飯,再返回香港,體驗了一趟粵港澳大灣區「一日游」。
隨着「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等政策落地實施,內地赴港澳「個人游」城市的持續擴容及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新政啟動,大灣區掀起「雙向奔赴」跨境消費熱潮。不僅是美食和購物,各類演唱會、歌劇、參觀博物館……越來越多大灣區居民享受高品質的文化之旅。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市民「北上」深圳數量達4466萬人次。以全香港750萬人計算,平均每人約6次,相當於每人每月一次。與此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超過2523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逾1823萬人次內地旅客到訪澳門。
90後澳門姑娘黃茵在橫琴創辦了一家公司,並在澳門新街坊買房定居,「在橫琴我找到了家的感覺。」她説。
澳門新街坊是橫琴首個為澳門居民打造的綜合民生工程,目前已有500多戶居民入住。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內,新款遙距服務櫃台、自助辦證機、自助領證機等設備一應俱全,居民可以「跨境辦證、通辦通取」;社區衞生站按澳門模式建設,由澳門工作人員運營;澳門街坊總會進駐,組織澳門社工為「新街坊長者中心」的老人舉辦活動、興趣班,還組織上門探訪、社區辦事等,累計服務3萬多人次;今年9月,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開學,將提供從幼兒園至高中的「一條龍」教育服務……「各項服務不只是趨同於澳門,甚至超越澳門了!」黃茵感慨道。
風勁帆滿,蓄力騰飛。粵港澳大灣區這片5.6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不斷綻放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無限魅力。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灣區居民「心聯通」,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成色越來越足,正迸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