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婆井的前世今生-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
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亞婆井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 2024-12-3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亞婆井的蓄水池及周邊環境。

  「飲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不在澳門成家,要不遠別重來。」這是一首在澳門廣為流傳的葡語民謠。亞婆井在哪?它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從澳門半島的媽閣廟背後沿山間小路前行,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亞婆井前地。這裏綠樹成蔭,寧靜安逸,白色外墻、綠色百葉窗和紅瓦坡屋頂相映成輝,充滿了南歐風情,徜徉其間仿佛置身於某個歐洲小鎮。數百年前,葡萄牙人聚居於此,形成了早期澳門的葡人社區。

  澳門地方狹小,加上地處南海之濱,飲用水長期受鹹潮影響,十分匱乏。在沒有自來水設施的年代,井水幾乎成為澳門居民生活用水的唯一來源。而亞婆井前地正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地。

  亞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中文名稱「亞婆」則來源於粵語「阿婆」,意思是老婆婆。相傳明朝時亞婆井的泉口位於山丘,大家上山取水十分辛苦。有一位老婆婆在此地修築蓄水池貯存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飲用。居民為感謝這位老婆婆,因而把貯水處叫作「亞婆井」,這一帶也因此被稱為「亞婆井前地」。作為城市集體記憶的物質載體,亞婆井是一個重要的象徵和符號;特別是在澳門土生葡人的民謠、詩歌、傳説故事裏,亞婆井的元素時常可見。

  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在特區政府和澳門社會各界的參與下,亞婆井前地與媽閣廟、大三巴牌坊、鄭家大屋等歷史建築及相關傳統街區一道,進行統一的規劃或修繕。到這一片區參觀游覽,成為澳門世遺主題旅遊的經典路線。

  如今,亞婆井前地還保留着原來的兩株百年老榕樹,地面採用紅色鵝卵石拼成水流形態。周邊建築經過重新修葺,煥然一新,搭配上龍頭噴泉、古典路燈和綠化景觀,營造出一處優美雅致的戶外公園,為本地居民和游客增添了休憩的場所。

  每到節假日,不少市民和游客都會到這裏來打卡拍照,買上一杯咖啡、奶茶,坐在台階或長凳上享受難得的靜謐與悠閒。有時候,這裏也會舉辦一些活動,讓寧靜的小廣場變得熱鬧起來。比如近期舉辦的「幻彩耀濠江」光影活動,讓許多游客在亞婆井前地感受到燈光秀的絢麗迷人,也向大家展示了夜光下亞婆井前地的風采。

  而在飲用水方面,隨着自來水設施的普及,亞婆井的功能逐漸弱化。尤其是在祖國內地的支持下,從上個世紀中至今,廣東珠海通過多種措施,向澳門持續供水達60多年。目前珠海對澳門的年原水供應量達到約1億立方米,形成4條對澳供水管線,有力保障了澳門的用水需求。這背後,是粵澳人民守望相助的真情體現。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澳門的發展也站上了新起點。「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只要擁護「一國兩制」方針,熱愛澳門這個家園,都是喝了「亞婆泉水」的澳門人,都是建設澳門的積極力量。澳門的明天也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