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熱土,築巢引鳳。近年來,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各項優惠政策落地、落實,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來到合作區大展身手,為合作區發展注入青春力量。時星創富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智龍就是其中一員。
從引進澳門品牌手信店「十月初五餅家」入橫琴,到開辦美粧、美甲、洗髮店,再到創立工程、文創、科技等公司,劉智龍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合作區開發的時代機遇,奏響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奮鬥的青春旋律。
近日,粵澳産業發展規則對接創新案例調研組來到時星創富有限公司位於澳門的辦公室開展調研,了解澳門青年的灣區「逐夢記」。
緣起
澳門青年的橫琴創業記
劉智龍與橫琴的故事開始於2014年。
2014年,珠海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剛剛竣工,園區希望招到一些澳門企業或者品牌進駐。劉智龍回憶:「當時的橫琴還是一片荒地,可我依然看好橫琴的發展潛力。」為推動自家品牌手信店「十月初五餅家」與園區合作,他説服公司股東,最終以加盟形式讓這家澳門老牌手信店開了橫琴首店。
事實證明,劉智龍的眼光和堅持沒有錯。珠海長隆開業後,接待游客量連創多項紀錄,借助客流量,「十月初五餅家」手信店也大獲成功。
這一次的成功增強了劉智龍的創業信心。很快,他在澳門開啟了第二次創業,並把目光繼續投放在橫琴,在橫琴開辦了美粧、美甲、洗髮店等,正式開啟琴澳雙城生活。劉智龍告訴調研組,在橫琴創業後,不僅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還跳出了曾經的條條框框,形成了一些新思維,開始嘗試一些新産業。
「現在我每周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橫琴。」劉智龍説,目前除了「十月初五餅家」手信店,他還在橫琴創辦了文創、科技公司,通過盲盒玩具的IP塑造、以科技打造智慧社區等形式,書寫大灣區創業新故事。「我希望通過持續性地探索,在不同的方向找到自己新的定位和新的發展目標。」
逐夢
從橫琴出發通往世界舞台
「在橫琴,從找辦公室、註冊公司到解決法律、稅務問題,都有相應的政府部門來對接。」在橫琴扎根後,劉智龍感受到了源源不斷的支持。
「我們有一個叫『幹飯糰』的微信群,裏面聚集了200多名在橫琴生活或工作的澳門人,也有橫琴本地的朋友,有什麼需求或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在群裏問,大家也都會互相幫忙解決。」劉智龍把這個微信群比喻為一個「微型社區」,在群裏大家聊工作,聊生活,偶爾也會組織活動或出來聚餐。小小微信群不僅打破了琴澳兩地的物理空間,也拉近了琴澳青年的心距離。
作為與澳門唇齒相依的開發熱土,橫琴擁有106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澳門多元發展的機遇和重要平台。今年,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政策後,琴澳兩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各類要素流動更便捷高效,讓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的澳門居民感受到更加趨同澳門的生活環境,為澳門新産業新業態營造寶貴的發展新空間。
劉智龍向調研組介紹,澳門青年初到內地創業,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可能是法律和稅務的相關問題。「從勞動合同到假期安排、假期補償等,內地和澳門的很多規則制度都不太一樣,這些問題會讓我們在創業初期有點手足無措。」劉智龍説,但慶幸的是,橫琴的相關部門和單位在獲悉情況後,會給我們提供非常詳細的幫助。「橫琴是澳門青年進入大灣區很好的起點,可以幫我們去適應和熟悉,再走向更大的空間。」
放眼粵港澳大灣區,優渥的創業土壤吸引着一批批澳門青年來此實現夢想。「整個大灣區的配套條件和營商環境實在太方便了。」劉智龍表示,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的「硬聯通」再到政策規則的「軟聯通」,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通過這裏走向世界舞台。
橫琴—澳門—香港—廣州,劉智龍的創業夢想從橫琴出發,逐步邁向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他説,橫琴不僅是連接澳門與內地的重要橋梁,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
關於未來,劉智龍想做的還有很多。「接下來,我計劃在橫琴策劃相關非遺文化展覽、開展普通話教學等,我希望能通過橫琴推廣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