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珠海對澳門供水65周年。自1959年成立對澳供水管理處,珠海便肩負起為澳門輸送淡水的重任,成為全國唯一承擔境外供水的地級市。
65年間,珠澳兩地聯手建設一系列原水保障工程,共同打造起珠澳一體化的原水保障體系。如今,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如同四條生命之脈,把珠澳兩城緊緊相連。2023年四條管道全年原水輸送量近1億立方米。這些水資源不僅為澳門的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實支撐,更為「一國兩制」寫下生動注腳。
引西江水解「澳門之渴」
澳門三面環海,可蓄地表水條件差,淡水資源極度匱乏。20世紀60年代前,澳門靠收集雨水、地下水和雨季抽取青洲河淡水作為供水水源,同時用數十艘水艇輪流到珠海灣仔銀坑裝水運回澳門,再由「擔水妹」挨家挨戶送水。
這些傳統方式無法滿足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水荒問題時有發生。1958年,廣東遭遇嚴重旱災,珠江上游降雨稀少,水位急劇下降,鹹潮大面積上溯,甚至波及廣州城區。澳門被鹹水包圍,居民飲水困難,公共水龍頭前排起長隊,但打上來的水鹹澀難飲。面對這一困境,廣東省政府迅速行動,籌建竹仙洞水庫和銀坑水庫,並於次年成立對澳供水管理處。
1960年3月8日,竹仙洞水庫建成投用,清洌的淡水通過管道和明渠流進澳門,珠海開啟對澳供水新篇章。隨後,銀坑水庫也順利啟用,進一步增強了原水供應能力。此後數十年間,珠海與澳門不斷商定並建設了夏灣加壓站、南沙灣抽水站等一系列供水設施,將大鏡山水庫的水和南屏河水抽至夏灣再加壓輸送至澳門,有效緩解了澳門的用水壓力。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着內地經濟的迅速騰飛,澳門也迎來發展新契機。人口增加、文化旅遊産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供水壓力日益增大。1986年,珠海破土興建磨刀門供水系統工程,該工程集引水、汲水、蓄水、輸水為一體,從西江磨刀門水道取水,通過管道輸送至澳門,每日供水能力逐步提升至45萬立方米,較好地滿足當時澳門的用水需求。
回歸祖國後,澳門更是進入發展快車道。短短25年間,澳門總體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從1999年的4920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萬澳門元。澳門成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
快速發展的背後,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日漸迫切。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珠海加大供水系統建設力度,持續增強供水系統調蓄能力。2008年,對澳第三供水管道建成。2011年,竹銀水庫建成並投用,成為珠澳兩地最大的「淡水缸」。此外,完成南屏水庫、月坑水庫擴建工程等,進一步提升蓄水能力。
竹銀水庫。
抗鹹潮搶淡水
保澳門居民飲水無虞
鹹潮上溯是威脅河口地區供水安全的「天敵」。珠澳地處西江入海口,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枯水期,上游河道徑流量減小,在潮汐作用下外海高鹽水逐漸上溯,引發鹹潮,導致取水口無法正常抽取淡水。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珠海採取多項措施,全力保障珠澳用水安全。
2004年底,西江上游發生50年一遇的大旱,海水上溯嚴重,珠海取水口氯化物含量飆升,珠澳兩城陷入喝水困境。水利部組織珠江水利委員會迅速啟動「千里調水」工程,從1300多公里外的貴州天生橋一級水電站開閘放水,珠海搶抽到2000萬立方米淡水,珠澳居民才得以安然度過「水荒」。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迅速啟動「千里調水」工程。
貴州天生橋一級水電站。
以淡壓鹹,放在當下來看,已是珠海「戰鬥」鹹潮最傳統的方式。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鹹潮影響的問題,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珠海水控集團」)迅速啟動「西水東調」工程,通過建設平崗-廣昌鹹期應急供水工程和原水供應保障工程,將取水點上移21公里至平崗,大幅提高珠澳供水的抗鹹能力和安全保障率。
2006年實施平崗-廣昌鹹期應急供水工程(「西水東調」一期),珠海興建從西部連通東部的近二十公里長輸水管線。
與此同時,珠海加快「淡水缸」建設進度,力求蓄淡禦鹹,用「過去的淡水」抵禦眼前的鹹潮。2011年5月,竹銀水庫建成投用,為應對鹹潮提供了有力保障。該水庫最高可蓄水49.4米,總庫容達401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超過3800萬立方米,蓄滿時其庫容相當於3.5個大鏡山水庫。
竹銀水庫。
泵站配套設施同步投用。如今珠海擁有7座抽水泵站,從最近的日取水能力230萬立方米的廣昌泵站,到最遠的位於磨刀門水道上游的竹洲頭泵站,枯水期時可快速「截流」西江淡水。僅竹洲頭泵站,五台機組火力全開後,兩天半即可抽滿一個梅溪水庫。
供水管道方面,珠海水控集團也不斷優化布局。經過30多年的建設,目前已形成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實現了對澳供水的雙向格局,供水能力大幅提高。
硬體是基礎,軟件則是發揮水利設施作用的關鍵。珠海水控集團採取科學調度與動態管理,通過提前編制年度鹹期供水調度預案、實時監測與預警以及多部門協同合作,及時調整調度方案,有效應對鹹潮挑戰。
今年9月中旬以來,珠江流域降雨量大減,江河來水持續走低。受冷空氣南下影響,珠海廣昌、平崗、竹洲頭泵站陸續出現取水口氯度超標。然而,得益於珠海完善的供水體系和科學的調度管理,澳門居民並未感受到鹹潮的影響。他們只是從喝江水改成喝水庫水,鹹潮並不「鹹」。
澳珠水資源戰略保障再升級
如今,珠海已構築起三大水庫群。位於市區的南、北兩大水庫群和以竹銀水庫、月坑水庫為主體的竹銀庫群。三大庫群蓄滿後,珠澳供水即便遇上無河水可取的情形,也可保障兩城一個多月有水可用。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珠澳供水的穩健發展,同樣離不開源源不斷的「活水」滋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珠海謀劃着更加長遠的水資源戰略保障藍圖。為保障水資源安全,珠海市政府增加對澳門珠海水資源保障工程的投入。這一工程旨在通過新建水庫、擴建泵站、增建管網、庫群聯網等多項措施,構建起高質量的水資源保障總體格局。
珠澳原水供應系統。
其中,在建的洪灣泵站至南屏水庫隧道工程尤為引人注目。這條全長約4.25千米的原水輸送隧洞,設計能力為70萬立方米/天,可有效提升供水安全和水質,還能作為應急水源供給澳門石排灣水廠,進一步增強對澳供水保障能力。
位於澳門的石排灣水廠。
除了推進重點工程外,珠海還注重加強與澳門的溝通與合作。四方會議機制的建立為供水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提供了平台;水質監測與信息共享的合作機制則共同守護着供水水質的安全防線。這些舉措為珠澳兩地的水資源保障增添更多「保險」。
同時,珠海還積極推進智慧水務建設,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供水管理智能化水平。在線監測、數據分析、智能調度等技術的應用使得供水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為珠海自身的水務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也為澳門的水資源保障注入新活力。
隨着水資源保障工程的深入實施和珠中江供水一體化的推進,珠海將構建起更加完善、更加可靠的水資源保障體系。這不僅可滿足至2035年珠海500萬規劃人口的用水需求,還將讓珠澳兩城應急備用水源保障能力提高至60天,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
珠海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文川表示,集團將繼續立足「提供優質原水,服務澳門發展」的宗旨,攜手澳門不斷提升水資源戰略保障能力,共繪水資源保障新圖景,讓這股「源頭活水」永遠滋養着兩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珠海對澳供水大事記
1959年,對澳供水管理處成立,開啟對澳供水事業。
1960年,竹仙洞水庫、銀坑水庫先後建成投用,解決了當時澳門用水問題。
1978年至1983年,珠澳雙方相繼建成夏灣加壓站、南沙灣抽水站及拱北2萬立方米/日淨化水廠,提升對澳原水、凈水供應能力。
1986年,磨刀門供水系統工程破土動工,1988年一期建成,1989年二期完工。
2001年,珠海最大樞紐泵站——廣昌泵站建成,使磨刀門供水系統對澳供水能力提升至45萬立方米/日。當時澳門日需水量不足15萬立方米/日。
2006年12月,平崗-廣昌鹹期應急供水工程(「西水東調」一期)通水投用,取水點上移21千米,緩解珠澳兩地枯水期喝鹹水的狀況。
2008年,第三條對澳供水管道建成。3條管道對澳日輸水量最高達50萬立方米。
2011年,竹銀水庫及竹銀水源系統工程建成,大幅增加蓄水庫容。
2019年,第四條對澳供水管道通水,實現向澳門半島、氹仔島雙向供水格局。
2022年,竹銀3號隧洞及廣昌-洪灣系統優化工程通水,進一步提升供水水質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