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橫琴樣本:改革開放加速推進海島蝶變

2022年07月29日 18:45:35 來源: 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從蕉林綠野、農莊寥落,到大道縱橫、高樓林立,短短十多年的時間,橫琴從一個邊陲海島變成了開發的熱土、開放的前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這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加速推進區域變化的特色樣本之一。

  從邊陲海島到開發熱土

  海島的蝶變,始於2009年1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來到橫琴。在會見澳門社會各界代表人士時,他宣布了一個好消息:中央政府已決定同意開發橫琴島。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橫琴總體發展規劃》,12月16日,橫琴新區正式成立。

  2012年12月,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首次離京考察,來到廣東,第二次來到橫琴。他勉勵橫琴:“要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試,進一步擴大開放,勇於探索,勇於去闖,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為粵港澳合作作出貢獻。”

  2014年12月,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橫琴。在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他和學生們圍坐在課桌旁,聽取他們發言,對澳門青年開拓“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寄予厚望。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第四次來到橫琴。他強調:“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産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

  隨後,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台開發建設,賦予橫琴融合大灣區發展的戰略地位。

  直至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掛牌亮相,備受矚目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這十多年來,橫琴緊緊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建設起筆着墨,書寫恢弘篇章。今年一季度,合作區生産總值完成101.6億元,同比增長5%,實際使用外資1.93億美元,同比增長195.1%。外貿進出口額完成83.01億元,其中出口額47.83億元,進口額35.18億元。區內註冊的澳門企業從2019年末的近2000家,增長至如今的超4870家,成為全國澳資企業最密集的區域。

  多項創新舉措齊發力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前沿中的前沿、窗口中的窗口,合作區承擔着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歷史重任,肩負着探索深化粵澳合作、推動協同發展的時代使命,尤其在進一步探索制度型開放方面,承載着為國家全面深化對外開放探路之任。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合作區發展的多項政策突破。比如,“分線管理”、企業及個人所得稅“雙15%”、澳門居民個稅優惠政策、30%加工增值進入內地免徵關稅、研究建設固網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綠色通道、制定合作區市場准入清單等舉措,都是極具突破性的創新政策。

  其中,多項創新政策已經落地。

  今年以來,橫琴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出台,對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不久前,橫琴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清單出爐,對設在合作區符合條件的産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這兩項被外界稱為“雙15%”稅收政策的出台,是合作區創新從理論到實踐的落地,也是合作區發展的“基石”性政策之一。“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出台,標誌着國家和省支持合作區發展的首批稅收政策正式實施,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表示。

  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聶新平認為,“雙15%”稅收政策的出台,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趨同澳門”,通過實施“澳門居民個稅優惠政策”,有利於加強兩地企業、居民的經濟往來,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二是“涵養産業”,通過精準匹配“四大重點産業”,並強化實質性運營,吸引企業上島辦公,夯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産業基礎;三是“集聚人才”,通過擴容新增“優惠享受群體”,有利於合作區企業延攬境內外高素質人才,增強企業人才競爭力和吸納就業的能力。

  澳門的小蘇今年初來到合作區工作,每月工資2萬澳門幣,每年13薪,合計年收入約22萬元人民幣,按內地個稅法有關規定,他一年需繳納個稅1.4萬元人民幣。但在“雙15%”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後,對在合作區工作的澳門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澳門稅負的部分予以免徵後,他每年僅需納稅約2300元人民幣,這令他十分高興,感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可以預見,隨着琴澳一體化進程加快,將為兩地居民創造越來越多工作機會,能夠享受該政策的澳門居民也將越來越多。

  接下來,作為合作區最具“含金量”的政策——“分線管理”,也已指日可待。記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5月,“一線”橫琴口岸二期主體結構已完成70%,客貨車通道建設及通關模式創新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二線”通道海關監管作業場所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正在加快進行收尾工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推動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屆時,貨物經內地進入到橫琴視為出口,可以享受增值稅、消費稅退稅。在高科技投資方面,相關設備從境外進入合作區也無需繳稅,減少企業投資成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區域和産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福強表示,政策實施後,合作區內生産的很多貨物可以享受零關稅。這對合作區發展高端製造産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醫療器材耗材生産製造等産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這只是剛剛開始。合作區成立以來開局良好,管理機構實現了平穩運作,政策框架體系在穩健構建中,合作區條例、總規等一系列制度也在制定中。”李偉農表示,接下來將積極推動各項政策加快落地,推動橫琴加快發展和蝶變。

  “在橫琴創業的企業,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橫琴的政府機構具有‘企業制基因’。”2021年落戶橫琴的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橫琴政府機構願意並支持當地企業探索新型業務模式,在這方面,芯潮流引領了橫琴的兩項政策之先,一是成為橫琴獲批的第一隻投向合作區高科技半導體項目(芯潮流)的澳資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基金,二是公司與珠海外匯管理局、橫琴建行合作推出首個新型國際離岸貿易全流程規範。

  據悉,芯潮流首款産品為自主設計研發的高速網絡芯片,但高端芯片的全球化製造交易流程較為複雜,具有新型國際貿易的典型特徵,不能簡單套用傳統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政策規定。在主動了解企業特殊情況後,國家外匯管理局珠海市中心支局、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等部門指導建設銀行橫琴分行協助企業,理順“芯片製作交易模式下”跨境收付匯全流程需要關注的事項,在跨境收付匯、貨物報關和稅務申報或備案等方面給予企業“一條龍”幫助和指導。

  該筆業務的落地不僅解決了企業在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下跨境資金結算的具體問題,同時也對芯片製造企業的新型交易模式進行了全面的梳理,為廣大芯片設計製造企業跨境資金結算及申報提供了經驗借鑒,也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産業,加快構建特色芯片設計、測試和檢測的微電子産業鏈提供了金融賦能。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橫琴共推出了622項改革創新措施,形成一大批可複製推廣的“橫琴經驗”,其中,4項創新案例入選了“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

  傾心聚力打造“芯名片”

  “橫琴寸土寸金,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鄭人豪表示。合作區明確了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産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産業、現代金融産業四大産業為主攻方向。在這裏,許多澳門中醫藥産品享受一條龍服務,研發、檢驗、認證、註冊、審批、海外銷售一氣呵成;文旅會展商貿産業上開創了“兩地一展”的新形式……至於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産業,則以集成電路領域最為突出。

  合作區發展集成電路産業,有其優勢。澳門擁有國內最高水平的國家實驗室——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有着先行先試、稅收優惠等政策,是其科研成果轉化最便利、最適宜的新空間;此外,橫琴地處的大灣區,有着堅實的半導體資源,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也有着最多元化的産業鏈資源。

  目前,橫琴正在抓緊制定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政策。在此之前,總規模100億元的廣東粵澳半導體産業投資基金和50億元的廣東武岳峰集成電路股權投資基金已落戶橫琴。在粵澳集成電路設計産業園裏,也已匯聚集創北方、芯動科技、壁仞科技、華芯智能等一批高質量集成電路設計優質企業。

  從珠海一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辦公室向窗外望去,澳門大學近在咫尺。成立於2014年的一微半導體,已發展成為移動機器人專用芯片領域的領航者,專利申請量在清潔機器人技術與芯片領域位居全球前列,公司還牽頭承擔了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該國家研發專項是“十三五”唯一芯片項目。

  一微半導體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姜新橋向記者介紹,作為橫琴本土企業,感受到了省、市及合作區各級政府部門對集成電路企業發展的支持,其中包括研發費用補貼、流片費用補貼、辦公場地租金補貼以及人才補貼等方面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合作區的大力支持下,一微半導體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企業分站)順利獲批設立,這為公司招募到高層次的科研人才,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通過與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對接與融合,實現了將澳大的前沿理論成果在一微實現商業轉化的重大突破。

  珠海鎵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 2020 年 10 月,是一家致力於高端氮化鎵功率器件的研發、設計和生産的高科技企業,已獲得境成資本、大橫琴集團、小米順為、高瓴創投等機構投資。被問及為何會落地橫琴時,公司CEO兼CTO吳毅鋒博士表示,合作區《總體方案》強調要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産業,提出“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産業”,珠海與澳門在集成電路産業方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已經匯聚了一批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等半導體企業。“這些與我們公司高度契合,利於互補互動,可促進産業集聚和共同發展。”吳毅鋒表示。

  吳毅鋒表示,合作區的建立形成了獨特的政策優勢。商務上國際接軌、産品免稅政策和個人所得稅的優惠、出入境的便利,非常適合鎵未來這種國際型科技公司業務起步、運營和拓展,而且有利於吸引更多國際化的創新人才。在多重政策優勢的疊加下,橫琴未來有望成為全球創新資源與要素的聚集地。

  芯潮流公司成立前也曾考察多個區域,最後決定落戶橫琴,是看中了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而且芯潮流的研究和産品方向是高速數模信號處理,利用地域優勢,可以和澳大微電子學院以及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度協同。

  據介紹,有別於其他地區諮詢建議靠電話,回覆溝通靠文書的方法,橫琴的很多政府機構都和企業形成了緊密直接的工作關係,企業第一時間能夠直接和負責的科長甚至局長對話解決急事難事。此外,政府在出台産業政策前,積極聽取、收集並研究回覆企業的發展訴求,比如即將出台的橫琴集成電路産業政策,就聽取了大量的企業反饋來幫助企業發展。

  現代金融業乘風起勢

  自橫琴開發建設以來,橫琴金融從無到有,快速集聚,逐步形成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私募、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多種細分領域的金融業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金融已經成為橫琴的支柱産業之一。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橫琴金融業增加值達41億元,同比增長6.4%,佔橫琴地區生産總值的40.6%。金融業稅收在第一季度達40億元,同比增長71.6%,佔橫琴稅收比重的40.9%。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正式公布,賦予了橫琴更多的金融創新制度安排,這不但為已落戶橫琴和有意向到橫琴展業的金融企業增添了信心,也為橫琴未來發展現代金融業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企業赴澳門發行公司債券專項扶持辦法(暫行)》已落地實施,赴澳發債的橫琴企業最高可享550萬元扶持資金,以支持澳門債券市場的發展。“我們已收到多家企業的諮詢,但由於境內企業赴澳門發行債券要經歷包括中介服務、備案登記、信用評級、外管審批等流程,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境內外市場成本等因素,目前多數企業仍處於籌備階段。”橫琴金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廣東省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境外投資試點工作暫行辦法》(QDLP)明確,橫琴企業的試點資格認定和額度核定權限下放。隨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試點辦法(暫行)》(QFLP)發布,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在橫琴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目前,橫琴共有27家QFLP試點企業,其中澳資企業10家。

  同時,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台落地實踐,兩地居民可通過該平台合作機構在個人授權的基礎上實現個人數據的跨境驗證。

  在融資租賃方面,橫琴促成了粵港澳大灣區內企業完成對澳門融資租賃企業的收購,結合琴澳兩地資源推動澳門融資租賃業務發展;綠色金融方面,橫琴企業成功發行全國首單承接海外點心債的綠色債券,並成功將綠色保理資産轉讓至澳門企業。

  據橫琴金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現在正研究制定促進金融産業發展扶持辦法,計劃從整體上對企業進行扶持,支持金融創新發展。同時,研究促進綠色金融發展政策措施,搶抓新業態的新發展機遇;研究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政策措施,加大對橫琴中小微企業的扶持;研究支持企業上市掛牌專項扶持辦法,引導符合條件的橫琴企業通過上市掛牌做大做強。

  各種金融業態在橫琴快速聚集,目前橫琴公募私募基金較具規模。記者從橫琴金融發展局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5月末,橫琴金融類企業共710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存續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78家,管理基金規模5760億元,私募基金産品1777隻,存續基金規模4460億元。橫琴經證監會批復的基金管理公司資産管理規模為46389億元。橫琴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合計為1555億元,同比增長6.9%;各項貸款餘額合計為1612億元,同比增長38.0%。

  靜水流深,曾經的邊陲海島已滄桑巨變,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産業布局初見成效,粵澳融合從産業到社會民生,十余載初心如一,以“澳”為重,傾“琴”所能,譜寫出粵澳深度合作的新華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7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