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融入大灣區 澳門優勢多

2021年04月30日 21:10:4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參與大灣區建設,澳門最大優勢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要探索如何將‘兩制’之差變成‘兩制’之和。”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日前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時這樣表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引擎城市之一的澳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融入大灣區建設,成為與會嘉賓的熱門話題。

  家底殷實

  在博鰲論壇“城市群帶動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分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表示,“功能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最大優勢的關鍵,大灣區內各城市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做好自身規劃,錯位發展,互補共贏。

  澳門的“功能定位”是什麼,獨特優勢在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在分論壇上表示,澳門的突出優勢之一是“資本”。

  “澳門人均GDP 已達8萬多美元,香港人均GDP為4萬多美元,內地的深圳、廣州、珠海等地人均GDP在兩三萬美元,從世界範圍內的分類看都已是中高收入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在全國範圍內最有優勢。”林毅夫説,真正抓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比較優勢,要考慮四個要素:資金、人才、産業集群、市場。科技創新、新興産業都是資本跟技術密集型産業,只有在資金非常豐富的地區才有發展的土壤。

  “十四五”規劃中列明,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研發製造、特色金融、高新技術和會展商貿等特色産業。澳門多達6500億澳門元的財政儲備,加上豐厚的民間資本,對投資新産業、發展特色金融、吸引人才等都是堅強助力。

  定位明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給澳門的定位是“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即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毫無疑問,富有特色的旅遊文化資源以及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超級聯繫人”身份,都是澳門的突出優勢。

  得益於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得力的抗疫措施,澳門旅遊市場近期明顯回溫,“五一”期間酒店訂房率目前已達七至八成。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博鰲論壇上表示,澳門每年的接待能力超過4000萬人次,未來希望更多游客來到澳門,也希望把這方面的經驗輸出到大灣區其他城市。

  吳志良也認為,澳門在旅遊業、資金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在文化建設、社會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經驗值得推廣,“相信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能夠扮演一個非常積極的角色”。

  同時,澳門已成為一個服務葡語系國家與中國在大宗商品、紡織品、機電、法律服務、商業服務等方面往來的平台。“2003年,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貿易總量是110億美元,到2019年已超過1500億美元。”李偉農説。

  珠聯璧合

  如吳志良所説,澳門最大的優勢,還在“一國兩制”。他表示,澳門應“充分與內地的制度優勢和經濟發展態勢、巨大的市場相結合,挖掘自身潛力,凸顯自己的價值,在一個更大的空間裏發揮作用並享受發展的紅利”。

  珠海市橫琴新區成為澳門的發展腹地,是澳門得到中央和內地傾力支持的生動案例。李偉農説,“十四五”規劃中把橫琴作為粵澳合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在粵港澳大灣區、粵澳合作方面,橫琴是澳門進入大灣區的第一站。“我們希望在橫琴發展中醫藥産業,也希望大灣區的一些知名藥廠在澳門生産,把這些植物藥帶到國外,特別是東南亞國家。”

  對於珠澳合作,珠海同樣有很高的期待和熱情。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説,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港深極點、廣佛極點、澳珠極點中,澳珠這一極的經濟連接度、融合程度遠遠低於廣佛和港深,但恰恰又是“珠澳之間的想象空間最大”。他認為,澳門産業要多元化,將來一定要發展高新科技、特色金融、商貿物流、文旅會展、海洋産業。未來澳門的發展,一定要用好橫琴的空間支撐。“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珠海是唯一與港澳陸橋相連的中國內地城市,下一步會把珠海作為珠江口西岸樞紐性核心城市規劃。”(人民日報海外版 王平)

01009003002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3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