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正文

變革創新、優勢互補實現澳門可持續健康發展——訪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葉桂平

2020年10月20日 17:55:06 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深圳特區經過40年的發展,從一個小漁村躍升為國際化創新型大都市。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澳門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在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中如何積極作為?新華社記者為此專訪了澳門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

  “40年間,深圳從小漁村成為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無疑是改革開放的成功典範。深圳能取得這樣的成果,關鍵靠的是解放思想和敢為人先,以及一批系統、前瞻、務實的改革舉措。”葉桂平評價。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近年來正是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邁向高質量發展。葉桂平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體制機制創新,使科技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這也為澳門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他特別提到,深圳主要通過一整套創新的頂層制度設計,優化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構建起有利於創新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並不斷破除瓶頸制約,推動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形成良性循環。

  葉桂平説:“澳門要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也必須要靠變革創新來推動,積極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緊緊圍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的協同合作,擴大澳門社會民生事業發展空間,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不斷獲取新動能,邁出新步伐。”

  同時,澳門還可以將自身獨特優勢和深圳形成互補,實現錯位協同發展。例如澳門可以利用作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優勢資源,發揮窗口橋梁作用,為深圳拓展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提供便利,協助深圳企業開拓葡語國家市場,加強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

  另外,深圳現代産業體系配套完善,創新創業力量強大,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強勁,擁有一大批標誌性科技創新企業。澳門擁有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高校群資源,2020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也重點提出探索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雙方可以充分把握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的機遇,加強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

  澳門近年在特色金融、會展、文化創意等新興産業上累積了一定基礎,被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並具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葉桂平認為,澳門可以與深圳的金融服務、電子商貿、高端旅遊等産業優勢相對接,例如可以發揮澳門中葡金融服務平台和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的服務優勢,與深圳前海金融改革的政策優勢相結合,發展人民幣清算、融資租賃等特色金融服務。

  葉桂平説,澳門的“鄰居”珠海和深圳一樣是經濟特區,珠澳合作也可以從深圳的發展中汲取經驗。近日中央政府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為珠澳合作建設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帶來 啟發。

  澳門和珠海可以在橫琴深度合作區先行先試,通過在民商事法律法規、貿易、稅收等配套措施方面加強研究,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多層次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強重大項目對接,探索有關法律、科技、金融、營商和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政策協調和規劃銜接,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便捷流動和高效配置,讓粵澳兩地在橫琴真正實現聯通、融通和貫通,整合區域優勢,盤活地區資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的示範點。(新華社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