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澳門的另一面是詩城”——訪澳門筆會秘書長廖子馨

2014年12月15日 16:52:01 來源: 新華網
分享到:

   翻開每周三的《澳門日報》,以“鏡海”命名的文藝版帶着墨香、故事和詩韻,如約而至。時至今日,《澳門日報》這樣一種方式“堅守純文學陣地”,已走過30多年的歲月。

   “很多人不知道,澳門的另一面是‘詩城’,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在澳門最大的文學社團澳門筆會的閱覽室裏,筆會秘書長兼“鏡海”主編廖子馨對新華社記者説。

   廖子馨告訴記者,“詩城”別號的由來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背景。“澳門地處中國南端,是自古以來因戰亂而逃亡的文人‘收容之所’。他們在澳門停留或居住,留下了風格各異的詩文。”

   根據澳門筆會所做的研究,在澳門留下墨跡的著名文人包括湯顯祖、魏源、林則徐、夏衍、金山、鬱風等。

   《澳門日報》於1983年創立“鏡海”文藝版。上世紀80年代末,一些從海外移居澳門的華人詩歌作者,帶動了一代澳門人的創作熱情,發表詩歌、談論詩歌、出版詩歌成為這一時期澳門文壇的一道風景。

   “上世紀80年代,內地‘文革’的陰影逐步散去。隨後,中葡談判以及《中葡聯合聲明》簽署,澳門人感到人心鼓舞,澳門人的創作熱情空前高漲。”廖子馨説。   1999年澳門回歸後,澳門文學家的“失根焦慮”煙消雲散,迎來創作的豐收季。在那個文思奔涌的文學年代,“從小到大就喜歡發夢”的廖子馨踏入了文壇。

   廖子馨從1989年開始發表作品,1996年獲得第二屆澳門文學獎小説組冠軍。此後,一路筆耕不輟的她成為澳門文壇的領軍者。土生葡人、底層民眾、邊緣人物、華僑人士等都是廖子馨關注的對象。

   如今,已過知命之年的廖子馨更為關心的是澳門文學的傳播與青年作家的成長。

   澳門回歸解決了澳門作家的“失根焦慮”,但並不意味着生活就此無憂。“對澳門社會境遇的反思以及對國家大事、國際大事的關注,是當代澳門作家群體的時代特徵。”廖子馨説。

   “澳門近幾年發表的詩歌、小説和散文中,你可以找到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嘯、日本核泄漏等時代痕跡,這説明澳門作家群體的視角已經轉向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廖子馨説。

   “我們去年開始同攝影作品結合,巧合的是澳門寫新詩的年輕人都喜歡攝影。此外,我們拍攝了微電影。所謂微電影就是把詩歌小説用微電影的手法去宣傳,進而為出版社出書。”她説。

   澳門當代詩人,“80後”賀綾聲的詩集《遇見》,以及陸奧雷的《板樟堂的倒數聲》,通過淘寶網在內地獲得了不錯的銷量。他們現在正嘗試把詩集的意象拍攝成微電影,在網上播出,作為詩集的宣傳片。

   2009年,45歲的廖子馨加入中國作協。在她看來,這是對她寫作生涯的重要激勵。如今共有11位澳門作家加入中國作協,內地與澳門文壇聯繫愈發緊密。在澳門回歸15周年之際,一套全面反映澳門回歸以來文學風貌的《澳門文學叢書》,由內地作家出版社出版。

   該叢書一期出版了23部澳門文學家作品,而總體的出版計劃為100部。廖子馨表示,希望通過這套叢書,讓內地市場對澳門作家群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如今的廖子馨,寫作仍是生活的主要內容,而一部新的長篇小説正在醞釀之中。“這是一個澳門歸僑的故事,澳門居住着50多個國家的歸僑。他們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移民到澳門,現在第二代都長大成人了,融入了澳門的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故事。”廖子馨説。

   廖子馨説,希望讀者能從這些“外來者”的故事裏,讀出澳門這座小城的一種特別美好的特質:平和與淳樸,還有溫暖的包容。(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