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就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珠中江面臨發展機遇 專家聚首珠海論證獻策

2014年11月19日 16:27:10 來源: 華僑報
分享到: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珠中江面臨發展機遇專業論證會”昨假珠海度假村舉行。來自國內的多名專家學者華山論劍,針對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的重大發展機遇,珠中江如何在通車之前做好發展規劃、突破發展瓶頸等問題進行論證。專家們在優化珠中江三地綜合交通規劃體系,做好産業調整、環境保護以及區域合作上提出寶貴意見。  

  二零一六年港珠澳大橋通車,對於珠江口西岸,特別是珠海經濟發展、城市空間格局、交通、産業、城區建設以及港澳珠中江五地區域一體化發展都是重大機遇,這一點得到昨日與會專家的認同。  

  據了解,粵港澳三地積極合作推進的超大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全長四十九點九六八公里,投資超一千億元,目前工程總體進展順利,計劃二零一六年通車。  

  大橋通車將使珠海處於粵港澳中心連接點上,構建粵港澳交通樞紐城市,進一步密切珠中江西岸地區特別是珠海與香港的經濟社會聯繫,對珠海的城市定位、模式引領、功能輻射和實力帶動具有決定性意義。  

  為推進將來珠海與港澳的區域發展,早在二零一二年五月珠海橫琴開始“試水”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珠海經濟特區商事登記條例實施辦法》作為政府規章正式開始實施,成為珠海市區和橫琴的統一規章。不過,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只是政策變革的第一步,如何從制度設計、業務運營層面上推動與港澳無縫對接,讓珠海融入國際化生産鏈條,是珠海現在面臨的挑戰。  

  澳門經濟建設協會理事長楊道匡表示,如果把港珠澳大橋比喻成一根管道,珠中江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那麼口岸通關便是一個閥門,閥門如何設置就決定了後方的建設和交通設置,可見口岸通關的重要性,港澳方面已經達成共識,現今的口岸政策與粵港澳合作發展相比已經嚴重滯後,如果將來港澳珠中江五地要建成區域城市群,政府合作、制度創新將是重點。  

  中山大學副教授、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也表示,迎接港珠澳大橋通車,制度創新、法律挑戰史無前例,按照目前的制度,如果大橋中間出現了車禍該怎麼辦。他建議借助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機遇,在特殊區域引入香港澳門成熟的法律監管模式先行先試,讓三地政策順利融合。華傑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豐也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港珠澳大橋的通關制度。  

  據悉,珠海目前正聯手港澳,爭取國家支援珠澳人工島建設粵港澳口岸通關合作示範區,創新通關制度,簡化人流出入境手續,方便物流車輛便捷過關。